第133章(2 / 3)

防,显然蒙国探子已经深入他们境内,或是有其他什么途径使得边防的信息泄露,怎么会这样?

戍边的将士们随不是顶尖的精锐部队,但也绝不是酒囊饭袋,不可能在与蒙国的交战中,明明有精心布置战局却一次次地被精准攻破,输得惨烈。

段煜眉头拧紧,这事态出乎预料,远比他提前设想的要更加紧急。

他在朝会上与臣子商议过后,也没讨论出来是哪里出了问题。随后他来到明华宫找谢如伊也说起此事。谢如伊总有一些独特的见解,她那发散而跳脱的思维和敏锐的直觉次次能将一些毫无关联,了无头绪之事串在一起想出个所以然来,兴许这次也能有用。

谢如伊听完段煜简单地概括了边境之事,只问了一个问题,“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会怎样?”

这也是段煜和朝中大臣最为担心的,蒙国似掌握先机一般地占据主动地位,将他们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这种情况在他们与蒙国历来每一次交战中都未出现过。若一直这样下去,段煜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轻则割地求和,重则国破家亡。”

如此危急的情况,堪称国难,谢如伊不禁联想起泯王被斩那日所言,“这可不就是国难之时?莫非是泯王所为?”

她还以为泯王只是不甘心,临死前虚张声势过过嘴瘾罢了,但是那种没有底线的男人,恐怕不会有什么事是他干不出来的,万一他所言非虚,他蓄谋准备的绝对是个大礼。

段煜思虑片刻,泯王曾经再无能,处处躲闲也是个王爷身份不假,况且他也只是个表面废人,内里的阴险算计数不胜数,想要用手段去获取边境的布防信息也不是很难。

“你还记得我们一直都不知道泯王制备火|药的大量钱财从何而来吗?”谢如伊回忆起审问泯王的时候,“他的钱就像是凭空冒出来的,找不到任何来源,结案时李尚书当做来历不明的钱是泯王那些年受|贿所得的赃款,但是并没有证据认定这一猜想。”

段煜已然明白谢如伊的意思,“是泯王卖国,换来的钱。”

他指节咔咔作响,手背上一条条的青筋都爆出来,当真是怒不可遏,恨不能将泯王掘出来鞭尸,“当初太后选择过继的皇子时也曾在泯王与朕之间犹疑过,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朕,你知道太后为何放弃泯王吗?”

谢如伊摇摇头,等待段煜的下文。

段煜回想起太后将他带回宫中抚养后,曾与贴身的心腹嬷嬷说起此事,“朕隐约听见太后说当时的泯王,那孩子邪气的很。”

当时太后风华正茂,是整座后宫中最精明的女子,连先皇都不见得有太后的识人之力。虽然太后人上了年纪后干出不少糊涂事儿,但段煜不否认年轻时的太后有多么光鲜亮丽。

那时太后也不见得真见过泯王干出什么阴损之事,只凭第一眼的感知便认定泯王选不得,果然心术不正之人的恶是从小就藏在骨子里的。

段煜:“朕当时为何没有让泯王在牢里受刑致死,给他一个痛快属实太便宜他了。”

谢如伊看段煜神色莫名,似因泯王之过迁怒于自己,不由担心起来,“你那时候并不知道这些,别用现在的情况去要求当初的自己。你那时候已经做得很好了。”

那时的情况只有火|药房的意外炸死几个穷苦的工人,事态并未有此刻这样严重,况且段煜顾忌她和孩子,不愿将事情做的太过血腥,只恰当地处置了几个牵扯其中的人,绝没有暴虐地过度去罚哪一个。

段煜陷入纠结的自我怀疑,可谢如伊知道他在哪一个情况下都做得很好,“你不是要亲征去征讨蒙国吗?现在真的要你去前线鼓舞士气了。”

短暂的自我对抗过去之后,段煜轻轻抱住谢如伊的肩膀,久久不言,半晌才低声说道:“伊伊,其实朕与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