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洗漱换衣服的时候,她去厨房做早饭。

程书宜忙碌了一夜,来不及做些汤汤面面的东西,就打算做个手抓饼应付一下。

或许是因为担心,沈怀昌早早就来敲门了。

“裴夫人安康,我来找如期如许一起去书院。”

沈怀昌懂事地和程书宜打招呼。

程书宜笑着,“期期许许在房里呢,昌哥儿可用过早饭?我给你煎个饼吃吧。”

说着,她已经又撕开一个手抓饼皮。

古代的锅很大,四个饼在一个锅里贴着煎绰绰有余。

还能再煎两个鸡蛋。

沈怀昌想客气拒绝,但年仅九岁的他正是嘴馋的时候。

实在是那味道太香了。

他难以抵抗。

只能不好意思地红着脸点点头,“谢谢裴夫人,我去找如期如许了。”

程书宜很快就做好了手抓饼。

饼上刷了甜面酱,裹着番茄片、煎鸡蛋、小香肠和培根肉,这些东西贴着锅边就能煎。

一锅出。

又快又方便。

程书宜拿油纸给他们包着,外面又包了一层粗布,这样拿着就不烫手了。

“书宜,我们去书院了。”

三个孩子拿着手抓饼出门,一边吃一边朝书院跑去。

程书宜也给自己裹了一个饼吃,关门去店里。

今天货物要全部上架,还得挂装饰。

员工们第一次上架货物,不知怎么排列才好看,她要去盯着。

以后就不用盯了。

第17章 意外得知朝廷缺粮的消息

程书宜在店里忙了大半天。

中午的午饭,她都是叫两个孩子来店里跟她和员工们一起吃酒楼的外送。

终于在两个孩子下午散学前,铺子全部上架完成。

盖着红布的匾也挂上去了。

程书宜把铺子上下,各个区域最后检查一遍。

确认明天开业没问题了,她才关门回家。

在家门口的时候,两个崽崽也散学了。

“期期许许,换衣服,跟娘去一趟昌哥儿的家。”

昨晚说好的今天要去沈家拜访,感谢沈家的救命之恩。

程书宜一直忙到现在才有空去。

昨晚听沈周氏说喜欢吃水果,程书宜恰好铺子刚上货,家里各种水果都有!

应季的、不应季的,只要她能在拼夕夕买到的。

全都有!

程书宜拿了几个菜篮子,把荔枝、草莓、水蜜桃、甜李、菠萝、芒果、杨梅、木瓜等等全都装上。

西瓜、哈密瓜、菠萝蜜也都拿上。

两个孩子一人一篮子,吃力地又拖又拽。

走几步歇几步。

程书宜单手把一个二十斤重的菠萝蜜夹在胳膊下抱着,另一手提着个篮子。

亦是走得很艰难。

但幸好两家隔得不远,哥哥一嗓子就把昌哥儿喊出来。

有沈怀昌的帮忙,程书宜篮子里减轻了一个西瓜的重量。

“昌哥儿,你爹娘可在家?”程书宜问。

“娘亲在,爹爹还在当差,不在家。”

沈周氏是传统的古代妇人家,成亲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成婚后便在宅院中相夫教子。

很少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