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山。
那是山川计划中所资助的小学所在的地方,距离阑川近二十公里以外,处在绵延山脉外的边缘地带,荒僻贫瘠,山路极险。
租的车行至山脉脚边很远的地方就停下,前面没路了,只有一条杂草丛生的泥路,蜿蜒着通向象牙山脉。
象牙山如其名,形状酷似象牙,坡度很陡,海拔近两千米,和毗邻的山脉之间相隔极远,几乎是被孤立完全。
盛京延扶着温书下车,她抬头看向面前前的羊肠小道,绿植丰茂,鸟雀啼叫,像根本不会有人居住的模样。
“小时候,我妈妈就和我讲过象牙山的故事,她告诉我我已经很足够幸运,能在镇上的小学读书,她让我要珍惜读书的机会。”
“因为有些地方的女孩根本没有读书的机会,就像象牙山,深处大山腹地,那里的孩子上山务农砍柴割猪草,山上没有学校,只有废弃的鸡窝,羊圈,还有破败的木屋。”
“那里的孩子读书需要走近十几公里的山路走到阑川镇来读书,凌晨四五点就起来,不眠不休地走,要五六个小时才能到,在学校短暂地学习五六个小时后,又要走五六个小时山路回去,要赶在天黑之前回去,才能减小摔下悬崖的危险。”
那些孩子都很苦,很累,但只要一捧起书,眼睛都开始放光,那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外面世界的好奇。
不过尽管那些小孩愿意每天走十个小时以上的山路来上学,过了一段时间,他们也都没有出现在班上了。
他们被父母勒令留在山里帮忙做农活,一年四季再下山的次数少得可怜。
温书曾经就认识那样一个女孩,她叫吴瑶,第一天上学时穿着磨破了的草鞋和皱巴巴的短袖,她碰巧被分在她隔壁桌。
上课时,班上没有人比她更认真,仰起头,看着黑板的眼睛里都带着光,可一下课,她就低下头,胆怯自卑得不敢和周围的人说一句话。
那时温书对她很好奇,觉得她有些奇怪,她送了自己的巧克力和橡皮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