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1 / 2)

当初顾太后要娘家送来一个侄子陪读,他年纪最小,跟太子一向能玩到一起去,就被靖国公送进了宫。

也是在宫中,他小小年纪就见识了无数险恶,年纪轻轻就练就了沉稳成熟的性子。

如果不是靖国公看重他,早早为他的未来谋划,又何必把他送进宫中,靖国公府家大业大,他上面还有两个兄长,养一个富贵闲人是绰绰有余。

靖国公听他说出这番话来,心里越发愧疚。

顾南箫才二十一岁,却如此通达明理,可想而知他在宫中都经历了什么。

靖国公说不出话,只是伸手重重地拍了拍顾南箫的肩膀。

不知道什么时候,最小的儿子已经长成了这样一个男子汉,而他却如日薄西山般老去,只能在书房里夸夸其谈。

他深深叹气,努力把这种感觉从脑海里驱赶出去,换了另一个话题。

“想必你都知道了,祁昊回宫了。”

顾南箫神色不动,说道:“五皇子赈灾有功,皇上见了他一定很高兴。”

靖国公点了点头,道:“北直隶暴雪成灾,五皇子奉旨赈灾,听说那里管理混乱,引起流民暴乱,祁昊一到了北直隶,就撤了几个办事不利的官员,还亲自下令斩了一个不肯听命的副将,很快就平定了暴乱,如今朝野都赞他有勇有谋,果断决绝。”

“处理完北直隶的事,他又带着几个亲随,一路冒雪赶回京城,就为了能陪皇上皇后过年,又被称为至孝至诚,如今五皇子在京城里,可是风头无两啊。”

顾南箫知道他在担心什么,说道:“父亲不必过虑,前日五皇子回京,儿子是跟着太子一同出城迎接的,五皇子见了太子还算恭敬,礼数很是周到。”

“越是这样,你们越不能掉以轻心,太子年幼丧母,太后和李氏一族不免对他纵容宠爱了些,结果把太子养成这样一个温厚的性子,满嘴说的都是什么仁义礼智信,兄友弟恭,待几个皇子都十分亲厚,可是皇家的事哪能论情谊,其他几个皇子也就罢了,这五皇子是孙皇后所出,又有勇武侯这样的外家,不得不防啊!”

顾南箫沉默片刻,道:“是,儿子一定会提醒表哥的。”

至于能不能听,那就不是他能决定的了。

待顾南箫离开靖国公的书房,外头早就漆黑一片。

他站在廊下,看着月朗星稀的夜空,微微呼出一口气。

虽然回了家,他却丝毫没有轻松的感觉。

心中思绪万千,一时理不清头绪。

他越想越是心情烦乱,索性去马棚牵了马,出府遛马去了。

金戈和铁甲不知他为什么忽然又要出去,又不敢再问,连忙也上马追了出去。

寒夜漫漫,街上的铺子早就都关门了,顾南箫会去哪里呢?

这日陈清请武大娘一家去吃饭,左右年底无事,陈清又是热情相邀,武家一家人都去了陈家的小酒馆。

清娘准备了一大桌好吃的,还说招待不周,说自己的手艺在梅娘面前就是班门弄斧。

陈清夫妻俩待梅娘礼数周到,清娘又跟她请教了几个菜的做法,两人相谈甚欢。

陈清则拿出珍藏的酒来,让武家人都尝尝,武大娘自然来者不拒,武鹏和武兴也跟着喝了几口,两人的脸都红扑扑的。

这么连吃带喝,说说笑笑地吃完饭,等武家人回到家,太阳都快下山了。

才走到家门口,梅娘就听见一个清脆的声音:“师父!”

她转过头,却见胡同口那边停着一辆马车,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下车。

梅娘赶紧过去扶住她,问道:“杜秀,你怎么来了?是不是在这儿等了半天了?冷不冷?”

杜秀摘下帷帽,笑道:“不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