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主播朱清谷,今天依旧是我们的千古历史谜团,这已经是第三期了,广受大家的喜爱和好评,这一期我们要讲的帝王是唯一一个被藩王造反成功的帝王建文帝朱允炆。”

“公元1392年,朱标逝世,朱元璋精心培养的继承人,列位臣工、文武大臣信服的太子,护着弟弟们、也被弟弟们信服的哥哥就这样突然间离开,打乱了朱元璋的计划。”

“朱元璋中年丧妻、丧长孙现在又丧子,已经是很大的年纪了,没有几年来再精心培养一个继承人,这皇位传给谁,就成为了他首要思考的问题。”

“是立孙子还是立儿子?最后无论是法理还是对于太子朱标的偏爱,他还是选择了立太子的血脉,早年间太子的长子朱雄英早逝,后来太子妃常氏在生次子朱允熥的时候难产而亡,侧室吕氏被扶正,朱允炆正是吕氏所生。”

“关于朱允熥和朱允炆的嫡庶问题一直都有争论,可和不堪大用的朱允熥比起来,朱允炆的孝顺仁义让他走入了朱元璋的眼里。”

“有一次朱元璋问藩王安边的问题试探朱允炆的想法,朱允炆的回答是,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剥削,让朱元璋满意。”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自己的叔叔们都手握重兵,个个跋扈剽悍,哪个皇帝不害怕,其实朱允炆想要削藩的念头是对的,但是手段不对。”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逝世,朱允炆即位,新皇即位不仅要给太祖服丧,还要大赦天下,还要遴选文武官员,朱允炆假托太祖遗命,不许藩王奔丧,然后在登基不过两三个月的时间,朱允炆觉得他要做一件大事。”

“在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亲信的建议下,朱允炆决定削藩。”

[建文三傻来了。]

[我知道,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建文三傻嘛,坑得朱允炆不要不要的,偏偏朱允炆的眼睛和耳朵像是瞎了和聋了一样,就是只相信这几个人的话。]

[他要是有这么聪明的脑袋,就不会翻车了。]

天幕之下,朱元璋还以为自己听到了假的。

可是天幕之上滚动的字眼字字句句就是这么喜庆,这喜庆和老朱心头沤的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蠢得像是猪一样的东西竟然也能够蒙了咱的眼睛,刚刚登基,人心不稳,就听这些文臣的去削藩。”朱元璋的脸拉得老长,根本不敢想自己教出来的继承人会是这样的货色。

朱清谷都还没有提到造反的人是朱棣,朱元璋都能够猜出是什么下场了。

这些南方文人既不服咱老朱家,也不愿意帮咱治理天下,还一心向着那些鞑子。

朱元璋第一个反应就去踹秦王朱樉的屁股,“老二,你竟然敢造你侄子的反?”

秦王朱樉不敢相信的看着朱元璋,觉得他偏心的没谱了,顿时就大声说道,“要是大哥,儿臣认,爹你看朱允炆都不许我们回来奔丧,爹你尸骨未寒就要对叔叔们下手,自然也别怪叔叔们反击了!”

朱棢也附和道,“就是就是,我和老二不服!”

朱樉和朱棢根本就不知道哪个时候他们早就已经死了,连造反的资格都没有,现在朱樉还在美滋滋的想着以后自己就造反成功,当上了皇帝了。

“再说了爹你自己都说你自己眼瞎,要是我们造反了也是舍不得让朱允炆那混小子糟蹋你打下的天下……”朱棣的声音也越来越小。

朱元璋听了也是一阵沉默,但很快就看见朱樉略显得意的样子,心里的火就蹭蹭蹭上来了,阴恻恻的说,“依咱看,要是没有这事,老二和老三也想要造反吧?”

朱标赶紧拉住朱元璋,“爹,气大伤身,这样看来允炆也非有明君之相,弟弟们说不定受了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