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的东西带进了棺材里,更是难过了,“我不要先生死”

他是想早点回家,不想抄书,但是也不想先生死啊!

第二天卜天寿就啪嗒啪嗒的跑上门去对着他的先生流眼泪,他的先生叹笑着摇头,“要不然再多抄点?”

“……?!!!”卜天寿马上就想要溜了,先生太可怕了!

结果还是被先生逮住了,先生还笑吟吟的说,“总是要把字练得好一些,还有那几个错字,多写几次!”

于是卜天寿就被迫的陷入了练字的狂潮当中。

……

“原来这样也可以出名?流传千古?”不少人看了卜天寿这个例子之后,就这么想到。

还有之前盘点那个叫做什么冯梦龙的,那不也是有一件事情做到了极致之后,或者是被百姓铭记于心,也能够青史留名。

还有那个什么温八叉,也是词写得尚可……这些人可以,他们怎么不行了?

一些求名的人就开始行动起来。

而一些务实的人也只是微微一笑,然后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

还是有不少人拿卜天寿的例子来激励自己的子孙的。

不过这个‘激励’是另一种‘激励’。

朱元璋都看腻了朱樉朱棢他们这几个大老粗了,或许有人调侃卜天寿,在他看来,这几个儿子还不如天幕上的这个小孩子呢。

“滚滚滚,你们那狗爬一样的字给咱写好一点!万一后世看到了你们的字,咱都没脸见人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都已经娶了老婆了,还要被老爷子重新抓回去练字。

而一些后面朝代的人,看到了天幕上的《论语·郑玄注》可是如获至宝,赶紧抄写下来。

朱清谷看着也觉得挺好玩的,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家庭作业也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