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文明,说的是辽人吗?)
(应当是,他们在西边北边,咱们倒是想要走陆上丝绸之路也不敢走,不能走那边就只能去海上了。)
(在海上还赚得更多咧,因为有大船!)
……
天幕上的弹幕叽叽呱呱的讨论着,倒是也和易梅说的相差无几。
但经济这种事情不仅仅受制于人,还有地理因素、国际形势等等。
一时之间也不是那么容易讨论出来的。
而很快,易梅也说到了陆路被阻断之事,“有人说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与陆上丝绸之路被阻断有关系,没错这也是历史学界研究出来的原因之一。”
“也有人说是因为那个时候的技术发展很快,出现了指南针,加上我国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都得到了提高,这也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大家肯定很少涉及。”
“有没有人能够猜到?”
到了这里,易梅还卖了个关子。
在后世人的人来说,站在整个世界格局之上来看,是绝对的优势,因为古代的时候信息传递慢,加上华夏人自古以来也比较少关注外面的形式,所以不会考虑到这方面。
下面的人便是小声讨论了起来,就连天幕之下的人也讨论了起来。
许多人都是在说着打仗,要不然就是南边出海口多,好做生意,也有些人说海上行程比陆上行程更快。
等等等等。
五分钟之后,易梅轻轻敲击了一下桌面,托了托自己的眼镜,“这个答案对于大家来说比较困难,因为大家没有相关的资料,并不知道国际上的形势。”
ppt上渐渐的显示出一幅世界地图来,易梅伸手就将局部地图扩大,上面有着一些黑色、红色的轨迹图,还有箭头,方便大家了解形势。
“还有一种比较小众的说法,就是七世纪的时候阿la伯半岛被统一,唐宋时候的记载应该叫做大食,大食横空出世,而统治了大食的穆han默德具有商人血统,所以从一开始的时候,大食就有着重商的血统。”
天幕下的人也可以看到那标记了大食的疆域在一点一点的扩大。
“随着他们的疆域扩大,人口增多,经济繁荣,加上他们的地理位置,他们开始充当东西方交流的信使,开始出海做生意。”
赵匡胤也看到了大食的疆域比邻这什么的于波斯湾、地中海和印度洋,都是靠海边,自然是想要出海去做生意。
他也想到之前在钦宗朝、徽宗朝有好几次去追踪赵佶的时候,也隐约听说过一嘴,只是并不多。
那个时候肯定也还是以驱逐金人为要事。
放眼看世界就会有更加辽阔的视野,范仲淹看着上面的世界地图,一种历史的波澜壮阔在面前徐徐铺开的感觉就袭上心头。
世界啊世界!
与此同时,只局限于中华一隅的他们也显得有些气魄狭小了。
“这些说法都被推崇的原因是因为都是根据史实推断,在我看来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海上丝绸之路繁盛的原因不可以一概而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从唐末到两宋频繁的政治变动、经济结构的变迁,加上不同文明的成长和竞争才是经济南移的原因。”
“如果大家看了记录,就知道晚唐的时候到处都是战乱,加上天气过冷,导致农作物不断的减产,黄河泛滥,水灾旱灾比比皆是,发展速度放慢,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了宋朝的时候,两浙,甚至更南的地方发展速度增加,远远超过北方。”
“这个时候无论是农作物耕种面积,还是耕种效率,手工业发展水平都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原,甚至于宋朝三分之二的税收来自于南方。”
“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