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的他也开始继续说一些经济学上的名词,喂到了他们的嘴边,掰开来给他们听,还引用了几个故事,见他们适应良好,便也继续说。
“洪武后期的时候,钞票开始贬值,到仁宗朝的时候已经‘钞法久滞’,针对这些情况,明朝政府也有一些举措来救钞,大家一起来判断判断,这些手段到底有没有用!”
全汉方说着的时候,上面的ppt已经调试到了【救钞】两个字上,白底黑字,分外的显眼。
“宝钞是政府赋予意义,所以要挽救宝钞的价值,政府首先想到的自然也是出台法令,强调宝钞的地位!”
坐在后面的朱清谷注意到前面的人都很认真。
她坐在最后一排,隔着过道旁边那排的第一个明朝官员,很年轻,朱清谷看了一下立牌上的名字‘梁材’。
这个名字有点陌生,查询了一下系统才知道这家伙也大有来历。
嘉靖年间三次任职户部尚书,被誉为‘天下第一次廉吏’,还兼管刑部。
先不说这个什么天下第一,光看在嘉靖年间担任户部尚书,就知道含金量了,那一群可全部都是神人,个个都是人精。
能够在那个时候稳坐位置的,绝对不简单。
朱清谷淡淡一瞥过去,看到他除了桌面上的资料之外,还自己带了一个笔记本,然后在上面哗啦啦的写着。
一边的王梦梦注意到她在看那个人,也小声说,“刚开始他还不适应用水性笔,后来写得飞快,就算是速记,字也写得非常的漂亮工整。”
朱清谷之前看过状元的试卷,那些字体看上去很舒服,工整又不缺自己的风骨,所以她觉得梁材写得字肯定也很好。
环视一圈,大家都在奋笔疾书。
上面的全汉方已经说到了明朝政府的救钞措施,先是常规措施,前面也是反复提及,无非就是出台政令,提高宝钞地位,并且禁用铜钱、禁用金银。
明朝的官员,比如说户部尚书夏元吉也知道钞票贬值的原因之一是因为钞票发行太多,所以明朝政府还停发新钞,并且违反律例的要罚钞。
而罚钞就相当于政府这边在回收钞票,但是纳钞赎罪这样回收还是太少了。
所以肯定还要采取别的办法来抑制贬职的,比如说从国家财政方面。
比如说一些需要纳税项目,把其中的内容更改为征收宝钞,尤其以食盐专卖收入为主。
还有就是和开中制有关系。
“那么什么是开中制?”全汉方简单的对下面的人陈述了一下,“就是政府为了解决边镇军粮供应问题,推行的以盐引换取粮食等物质的一种制度。”
“军队需要粮食的时候,政府发布公告,然后商人将物资运送到边镇,核验之后就可以换取盐引,这样可以减少政府运送物资的成本,并且带动边疆开垦,推动经济发展。”
全汉方说的这些送算是有那么一回让朱元璋的脸色好看的了。
他当初就觉得这个办法极好,又不用费心费力的运粮过去,那不是省了一大笔。
不过后来他也知道,有些人拿着东西却不干活,这些人食皇粮还要掘根,垄断盐引,所以到了后面就变成了直接纳银换盐引。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脸色又难看了起来。
“第二种也就是纳钞中盐,开中法后来逐渐演变成为这些商人在边镇雇人开垦种植粮食,然后纳粮上交,换取盐引,渐渐的到了后面也就变成了纳多种多样的物资来换取盐引。”
“永乐时候,福建等三地的盐积压,明太宗就让这三地用宝钞来代替物资,到了仁宗的时候,才逐渐从三地扩大。”
“有人就说了,既然都是要纳钞,能不能纳旧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