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非就是铜钱、白银、元代宝钞这些。

这其中白银就是最顶格的,洪武八年宝钞发行之前,白银经常出现在朱元璋赏赐给别人的物什里。

“关于宝钞建立,学术界有普遍的两种说法。”

“一种是民间缺铜,我们来举几个例子。”

其实朱标他们已经知道全汉方要说什么了。

全汉方也给出了史料证明,一个是明初的时候产铜的地方不多,还有就是明初的时候朝廷还要收民间私钱来铸洪武通宝,而中书省甚至上疏请求用旧钱多铸十多枚铜钱出来。

也就意味着旧铜钱五十枚要弄出六十多枚出来,不过最后朱元璋没有批准。

还有一些罪允许用铜来赎罪,收民间之铜等等举措。

“第二种说法就是因为国库空虚,这是为了解决财政困难而进行敛财。”全汉方也一点不避讳下面坐着的是什么人。

请他过来针砭时弊,不就是要做好这些事情的准备吗?

显然前面的朱元璋已经经受了不只是一次的打击,现在竟然也没有什么反应。

当一个地主容易,当一个皇帝可难!

第435章 宝钞和经济3

朱元璋还以为全汉方会继续后面的那句话,他也的确有这个心思,但是初心也的确是因为铜少。

老朱还是想为自己辩解一句,让自己的形象不要这么难看的,现在天幕还在直播。

没想到全汉方的话峰回路转,“不过我的观点和主流有些不太一样,我觉得应对财政困难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

“在我看来,主要原因是国家政权逐渐稳定,原有的货币体系已经不足以满足国家运转的需求,所以大明宝钞就出现了。”

不得不说,全汉方的话真是让老朱大喘气,现在也是面色稍霁。

旁边的朱标也松了一口气。

李世民发现这个讲师的惯用手段就是让人反复的大提气,引起下面听课的人的情绪波动,不过也让人更加专注就是了。

“在历史上,洪武七年,明太祖就开始着手准备制造大明宝钞,到了洪武八年的时候,宝钞就登场了,现在我们手中的就是一贯宝钞。”

天幕下面的人也看到了全汉方手中的宝钞。

(一贯的宝钞,小老儿还是第一次见!)

(这就是大明宝钞啊,感觉来来去去的都差不多。)

(一贯,感觉面额也挺小的。)

……

然后全汉方又拿出了一百文、两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一贯的大明宝钞,一贯上面画有十串钱,五百文上面就是五串,后面的依次递减。

这就是大明宝钞的全部面额。

上面还印有发行机关中书省,等到后面就变成了户部。

“到了洪武23年的时候,为了方便民间使用,就印了十文到五十文的小面额,而且明朝的大明宝钞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明朝两百多年里用的宝钞上面印的都是‘洪武’,因为到了永乐年间,明太宗为了表示自己承袭洪武,所以永用洪武。”全汉方又说。

坐在一边的永乐朱棣浑身舒坦了,终于是叫太宗而不是成祖了。

想到这里,他杀人的目光就瞥向了不远处的嘉靖帝,老道士是吧,等会揍他!

嘉靖帝不知道为何感觉浑身一凉。

随后全汉方还说了因为大明宝钞的质地为桑穣,也就是桑树的第二层皮,而为了制造宝钞,导致很多地方砍伐桑木以供科索,妨害了桑业蚕业的发展。

朱元璋:“……”这也能怪咱?

而且桑穣很容易坏,所以大明宝钞在使用的时候也很容易坏,所以朱元璋就出行可以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