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们绞尽脑汁在猜。
很多人还在想着什么的石油、煤炭。
石油他们也懂,不就是猛火油、火井油、石漆吗?
这些和煤炭一样都可以烧,难道是烧出来的火?
火不就一把把这些东西全部给烧了吗?怎么还能够烧……
很多人猜,当然也有很多人说对了的。
尤其是时间已经在工业革命之后的近现代,很多人都说了出来。
天幕下的古人才反应过来是蒸汽,蒸汽也可以用来当做动力?
他们很是不解。
近现代这些人知道答案并且说了出来,系统也没有吝啬文明点,一般都是发放一点。
“很多人已经猜出来了,没错,就是蒸汽。”
“大家煮水或者煲汤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那些源源不断的蒸汽会将盖子吹得作响?”
朱清谷就这么一点,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
原来蒸汽也可以用来充作动力!
就是通过烧开水的方式!
朱清谷也放出来了一个示意图,示意图上的各个零部件标示得明明白白,天幕下的人哗啦啦的好一顿抄记下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并且也对这种格外精细的透视图很感兴趣。
感觉可以看到任何一个细节,还标注了尺寸!
第234章 工业革命3
他们看的很多图自然也都有尺寸,就是很多东西都是口口相传的,有些东西就是这样失传,并且不能复原。
他们也未免可惜。
……
“蒸汽机其实就是利用蒸汽在气缸之内膨胀,推动活塞作往复运动而做功的热力发动机。”
朱清谷点了一下视频。
他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里面的活塞往复。
张衡用一种相当考究的眼神看着天幕,喃喃道,“原来是这样,那么那些蒸汽不会跑掉吗?”
祖冲之也是很好奇,“用铁可以把这些蒸汽给拘住?”
沈括看着自己疯狂记录下来的东西,很是欣慰,“这个蒸汽机,很有意思,小小的蒸汽机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力气来拉动这些器械吗?”
紧接着他又摇摇头,觉得一定没有那么简单。
“1712年,纽科门发明了第一台活塞式蒸汽机,而1765年,瓦特对蒸汽机进行了改进,使燃料费用降低了75%左右。”
天幕也展现了瓦特所改良的蒸汽机的结构,一下子就又比之前的初代蒸汽机要复杂得许多了!
好像有什么东西到这里就断代了。
天幕下的人有些茫然,原理大概还是那个原理,但他们不知道这些结构是用来干什么的,有什么作用。
很多人就是按图索骥。
先记录下来,等以后再说。
沈括细细的看了,很快就想到一些关键,比如说是木头或者是铁做的部分他隐约明白一些,那么这个活塞要用什么来做,才能够保证活塞在往复之后,不漏气?
若是烧出来的蒸汽同样灼热,长久之后不也是隐患?
太多太多的问题了,让沈括觉得解不开。
但也正是这些富有挑战性的东西让他生出了无穷无尽的探索的欲望!
同他一样的还有张衡、祖冲之等人,好奇和探究的欲望促使他们不断的前进。
朱清谷又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也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这四个字让天幕下的许多人更是浑身一颤,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冲击。
尤其是那些钻营了儒学一辈子的大儒。
这些什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