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位武宗,史书上多是记载他荒诞不羁,是个昏君,但那毕竟是书,就连记录在书册里的任何一个历史名人,又有谁不是最后只变成冰冷的文字呢?

朱清谷也曾经在小说还是在短视频里看到对于这位武宗许多事迹的质疑、平反,也有人说他确确实实就是建了豹房,纵情享乐。

身上有着矛盾的也不只是朱厚照一人。

现在看着这些历史名人发了很多弹幕在手机上面,不过这个弹幕目前只有自己一个现代人能够看见,还是有一种很奇妙很微妙的感觉。

之前每一次看到他们的说话,甚至问问题的时候,都没有这种实感。

于是她更加看得津津有味。

(汉·霍去病:纵横沙场,山河永固,我霍去病还要什么遗书?把敌人的弓箭弯刀摆到我坟前来就是最好的遗书!)

(汉·刘恒:霍家儿郎好气魄!若是都如你这般,何愁苦患?)

天幕之下的刘彻也是笑了起来,便是想到了霍去病扬起的骄傲神情。

还是让大汉的小马驹再撒撒蹄子吧!

霍去病的话,不知道让天幕下多少人都笑了起来,又有多少人惋惜这样的英雄儿郎竟然早逝。

朱清谷也是摇头一笑,又是想到了斗音里霍去病的坟前都摆满了零食,人们总是对于这种流星一样划过,时间短暂但是光芒却剧烈的英雄充满了好感。

然后她又想到了李世民的坟前,大家都是送上《谏太宗十思疏》,即便没有,都要去念叨一段。

可以说是很有节目效果了。

第223章 寄生虫

“我苏某有幸在这里看到李太白说话。”苏轼也是很兴奋。

看了一眼自己的点数,最近自己每一次都说话,用得有点多,不过……嗯?怎么又多出来点数了。

苏轼想了想,还是自己作过的一首诗词最适合了。

(宋·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宋前的文人看着这半阙词,也是眼前一亮。

其中的潇洒和豁达便是扑面而来了,跟随着沙沙的雨声一起,清新而又自然。

“好词!”李白眼前一亮。

自从之前天幕上放了温庭筠之后,也有不少人不落窠臼,跳出诗来,转头去研究词的。

李白偶尔也听闻有些新词,但怎么都不如这一首。

里面的豁达算是对了他的口味,他哈哈大笑,“当浮一大白!”

“的确好词,文采斐然!”高适亦是品着词,不住的摇头点头,“这个时候还需有美酒作陪!”

“这倒是不错,哈哈。”

杜甫也落笔在天幕之上,就是上面的人刷动得太快,一下子就把他和高适的弹幕给冲刷过去了。

不过他们也看清楚了许多人的豪言壮语或者是一些简朴自然的话。

(宋·赵匡胤:望后世子孙,修文兴武,以民为本,莫忘社稷,护天下安康。)

(秦·嬴政:朕奋六世之余烈,横扫六合,朕之威名当于日月同辉,愿大秦万世永固。)

(唐·程咬金:臭小子能长大成才,别让老子操这么多心就可以了。)

(宋·赵昀:能不能别拿朕的脑袋喝酒了?)

(明·宋应星:愿我大明江山永固!)

……

刚开始还是遗书,到后面已经变成了一种愿望,或者是吐露自己的豪情壮志,再不然就变成了一种吐槽。

有皇帝,有皇后后妃,有臣子,也有普通的百姓,甚至有正在受罪受难之人在说下辈子不来人间了。

总的来说,朱清谷还是看得挺欢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