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朱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个体对于自己的独立把握,不应该为了所谓的社会大义,而牺牲自己的快乐和自由,因为所有的个人利益都牺牲了,还有国家利益吗?”】

【“天下为公的社会恰恰就是不以牺牲个人的利益为代价的。”】

【“墨子的深刻之处是提出了群体的目标是公平与正义,杨朱的则是提出了个人目标是权利和尊严。”】

【“墨子和杨朱的思想恰好就是代表个集体责任和个人自由,估计连他们都没有想到,到了两千多年后的现在,这思想谁更优越,给出了答案。”】

【“那就是他们是相互成就的。”】

【“在墨子的学问里,追求集体利益的大公(兼爱),反倒成就了个人的大私(交相利)。”】

【“而在杨朱的学问里,追求个人的大私(为己)反倒成就了群体的大公(天下治)。”】

【“在华夏的文明里,很多人认为我们只有两个部分,就是家和国,儒家讲究的是由家及国,而法家讲究的是由国及家,但在朝廷之外,社会与个人的部分是极度缺乏的,这正好就是墨子和杨朱的学问所在。”】

【“他们的伟大不在于他们的成功,而在于他们让人们知道应该去追求什么,这在封建社会的古代是一直被打压的,这对于走出农业社会的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现在都在强调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有些人说是墨家想的样子了,但其实真正的墨家重视的不仅仅是术,还有道,也就是思想,这些思想反而是现在缺乏的。]

[有些看起来矛盾的思想是一体两面,就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并不是说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感觉和现在提倡的一些想法真的很像。]

[想看看杨朱的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感觉都很深刻,说得很对,明明有些道理已经出现两千多年了,而我们还要一点一点的重新摸索回来。]

[儒学到后面已经变成了一个扭曲的东西,已经缺少这种精神认知了。]

[感觉杨朱有点资本主义的味道了,早期的资本主义思想不就是这样,每个人的自私自利成就社会生产力最大化,有没有那种从大私到大公的味道了?]

[人其实不可能实现杨朱的学说,本身我们是群居,不可能不受社会的恩惠然后不付出的。]

……

朱清谷又看着弹幕,也觉得没有一个人说的绝对错误的,因为这都是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而社会也不是非黑即白的,也有很多矛盾的地方。

他们的思想就是极左和极右。

对于朱清谷来说,她也愿意为集体奉献,集体小灾她愿意奉献小的,比如说地震捐款,最大一些就是前去救援,集体大灾,一个人也没有办法获得幸福和快乐,她愿意奉献一切。

比如说要打仗的话,她也愿意上战场。

第158章 集体or个人?

后世人分析问题总是喜欢这样从局部到整体,又从整体到局部,然后相互辩证,让古人也一下子就能够清晰明了。

不说这些专门的事情,就说朱清谷直播的时候,也喜欢第一点第二点的说,观点鲜明论证正确,再怎么样都能够扯回来。

现在两个学说放在一起,一下子明白易懂,就连以前觉得自己对杨朱或者墨子学说有偏见之人也有了新的见解。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两个词也用得极其准确。

于是天幕下就有人开始争论到底是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好?

至于说总是被天幕上批评的儒学,大家默契的不去说他,但这么多轮下来,儒学已经没有那么神圣了,只剩下做敲门砖的普通感触。

儒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