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担忧的看着他,年纪虽小,但他已经懂得很多了,当即就跪下了,“耶耶,应当是稚奴之过,未能教导好子孙,与耶耶何干?”
看着李治在地上磕头,李承乾和李泰也跪在他面前。
李世民感叹道,“我知道你们都有爱民之心,也不必想这些过错,李隆基那也是后来的子孙了,即便要追根究底那也是另一个稚奴了,你们现在都还小,和你们有什么关系呢?”
只是说着还是一叹,“先起来,若是能够到那个时候去看一看就好了。”
被李世民一个一个的拉起来之后。
李承乾又拱手,坚持他的定论,“以后定然会有机会的,那朱姑娘不也是之前没有看到我们的弹幕,现在又能看到了吗?”
“唉,但愿吧。”李世民微微摇头,“即便不能,我也希望这天幕能够警醒那李隆基,他前期也是贤明君主,想来知道了这些事情,亦不会重蹈覆辙,再让百姓经受苦楚的。”
李隆基也的确不会让自己重蹈覆辙,他甚至要亲自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鞭策甚至警告他,未来不可昏聩,要不然就是要将这大唐拱手推到被温韬那等人盗掘坟墓的地步去了。
……
朱清谷又说,“安史之乱,顾名思义就是姓安的和姓史的人掀起的叛乱,安则是安禄山,史则是史思明,历时八年。”
“安禄山早期因为屡立战功被李隆基所重视,被任命为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手握重兵。”
“后来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名义起兵叛乱,迅速占领诸城,直逼长安,李隆基被迫西逃,途中发生马嵬坡之变,杨贵妃被迫自尽,李隆基也被迫退位。”
“唐肃宗即位之后,在郭子仪、李光弼的带领之下,逐渐收复失地,安禄山、史思明也被杀,但是这场叛乱并没有完全结束,又过了几年才逐渐平定。”
“安史之乱导致唐朝国力大减,政治、经济受到重创,藩镇割据加重,为后来的唐朝衰落埋下伏笔。”
不少人麻木的看着天幕,在乱世当中,人不如猪狗,曾经的盛世就好像一下子将后面的薪火燃尽换来的。
留给所有人的只有一片美好的幻影。
至此,人人都思念大唐盛世,可是再也回不去了。
第133章 回答
朱清谷也没有忘记今天直播的主题,所以就是简单的回应那个cos李隆基的粉丝,说了一下安史之乱。
然后就看见直播间里假扮历史名人的那些弹幕也渐渐少了起来。
但是直播间的评论还是有的。
[历史名人cos,真有意思,我也来开一个马甲。]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主播一本正经的回答历史名人话题,还是真有意思的。]
[主播,你下回也可以装作不知道我们这些皮是披的,随意抽签回答我们几个问题呗,这样也可以很好的起到科普的效果。]
[对啊,这样挺好玩的哈哈哈。]
[我们一本正经的cos,主播一本正经的回答哈哈哈。]
……
朱清谷看到直播间都这么说着,也暗暗记下来了,看来大家都喜欢这样的腔调。
“好的,那我们以后看时间,一般我直播时间是一个小时,我们延长十五到二十分钟这样,在这二十分钟之内,我能回答几个问题就回答几个问题怎么样?”
(汉·司马迁:可!)
(汉·霍光:多谢朱姑娘愿意解惑!)
(宋·欧阳修:朱姑娘劳心了!)
(明·黄峨:谢过朱姑娘愿意解惑!)
……
唐朝的人没有什么心思,但是唐朝前后的人都很愿意,这代表自己很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