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目光平静地扫过桌面上的照片和摊开的文件。
空气似乎凝固了一瞬。
百合子几乎是下意识地、身体微微前倾,用指尖不着痕迹地将那份关于“委员会提名”的敏感文件草案,轻轻推到了竣工报告下方,用报告的页面盖住了它。这个动作迅捷而自然,却清晰地表露出一种保护保护阿希莉帕此刻的情绪,保护那份来之不易的成果不被破坏性信息立刻冲击。
尾形的视线在百合子这个微小动作上停留了零点一秒,深邃的眼眸中看不出情绪。随即,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些清晰展现新校舍的照片上。他缓步走了进来,径直走到桌边,拿起那张展示着巨大落地窗和“生命树”木柱的照片,端详片刻。
“雏形已成。”他放下照片,语气平淡无波,听不出是褒是贬,更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框架搭好了。”他的目光转向阿希莉帕,带着一种例行公事般的探询,“血肉如何填充,就看你的了,阿希莉帕。”
话音未落,他已将一份装订整齐、封面印着帝国文部省徽记的文件放在了阿希莉帕面前《民族文化共生学校(暂行)教学大纲实施细则(最终核定版)》。
阿希莉帕的目光落在封面上那冰冷的徽记上,心脏微微下沉。她翻开文件,熟悉的条款再次刺痛她的眼睛:
?国语(日语)为主体框架(70%课时占比),不可动摇。
?阿依努文化内容严格限定为“地方特色单元”,课时、内容深度需提前报批。
?文化内容必须进行“现代性转化”与“普适性解读”(如将熊灵祭祀描述为“早期生态平衡观”)。
?所有自编教材、补充读物需提前三个月提交“地方文化委员会初审”+“上级联合审查办公室终审”,审查细至插图、用词。
?文化课程教师需通过“帝国公民身份及思想品德审核”,并“建议优先具备师范资质或接受标准化教学培训者”。
这份最终版细则,比之前的草案更加“完善”,框架更加坚不可摧,审查之网编织得更加细密,“无害化”的要求被阐述得更加具体和不容置疑。它像一份精美的建筑设计图,清晰地勾勒出这座学校作为“文化标本陈列馆”的未来安全、整洁、体面,却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
阿希莉帕的手指捏紧了纸张边缘,指节再次泛白。她能感觉到尾形平静目光下的审视。这座他一手设计、她耗尽心血(和百合子的文书周旋)才得以建成的“宫殿”,终于向他展示了最核心的囚笼结构。
尾形仿佛没有看到阿希莉帕瞬间绷紧的身体和眼中的冰霜。他的目光扫过空荡荡的书架和略显空旷的办公室环境,语气随意,却带着掌控一切的从容:
“需要什么教学用具、参考资料,列个清单给军需处。保护区的资源,优先保障学校运转。” ? 他的话语如同温暖的泉水,源源不断地注入这座金丝笼,提供着丰沛的物质滋养,确保里面的鸟儿羽翼光鲜,歌声婉转。他像一个最慷慨的饲主,准备着最精美的食料和最舒适的栖枝。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落到阿希莉帕低垂的、看不清表情的脸上,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只在她面前才流露的、近乎刻意的温和:
“别熬太晚。” ? 他的语气听起来像是关心,“学校的灯火……不需要彻夜点亮。” ? 这句话轻飘飘的,却像一道无形的枷锁,悄然落下。它是在提醒她注意身体?还是在警告她,不要试图在黑暗中寻找突破这精致牢笼的缝隙?在这座他掌控的舞台上,灯光何时亮起,何时熄灭,节奏由他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