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吃一惊,仔细看原来是汶川地震的时候,温家宝来视察灾区和店主老大爷合影了一张照片。店主老大爷说:“温家宝说,老人家你这么大年纪还开店呢!我说,管他的,活一天干一天呗。”照片上温家宝志得意满,店主老大爷呢眉开眼笑,有一种恭上的媚态。撇开这些表面画面,实际上温家宝显得和这里的乡村格格不入,他像另一个世界的外星人降落到了非洲大草原上,而店主老大爷才是非洲原始人的祖先呢。

我最喜欢乡间的一点是乡间的声音,乡间的声音和城市里的声音大相径庭。在城市里,我只能听见一种若有若无的轰鸣声,这种轰鸣声很难说是人声,汽车的声音,或者是风的声音。更可能的情况是,这种轰鸣声就是一种混合音。但在乡间,你可以听见蛐蛐叫,文雅一点说,可以称为秋虫的嘀哩。当然还有鸟叫,狗吠和鸡公打鸣的声音。

这种动物组合而成的乡间之音非常的治愈,当你在城市里受了伤,不被别人理解,甚至是被排挤和打压。但你只要一听到这些动物的自然之音,忽然之间你就豁达了,你就通泰了。你一下子明白了生命是一种什么东西,生命就是一场偶然。你是偶然,我是偶然,他是偶然,蛐蛐叫是偶然,鸟叫,狗吠和鸡公打鸣也是偶然,那么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不过就是偶然的一次人世漫步,我们当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看待自己的遭遇和得失。

在寿桃客栈吃过晚饭,我会照例出门去游荡。所谓游荡,就是没有目的的走到哪里算哪里。也许就走到了一处居民小区,这处居民小区很热闹,家家灯火通明,在夜晚中好像是一座城市。也许就走到了一处农家小院,农家小院里面空空荡荡,主人并不在家,只有一只忠实的老狗警惕的抬头打量我这个陌生的访客。当然也可能就走进了茫茫夜色,四周空旷无语,远山含黛 ,抬头望天上是一片眨眼的星星。

只有在乡间,你才能看到天是那么的蓝。城市里面的天总是灰蒙蒙的,但乡间的天空碧蓝蓝,翠绿绿,真好看,真舒服。据说城市人得精神疾患的概率是农村人的三倍,我想这完全是环境造成的。在城市中你无时无刻不在和人打交道,受人的压迫和挤压。但在乡间,你却可以完全融入自然。自然不会压迫和挤压任何人,自然只会张开妈妈般的臂膀为你疗伤和祈祷。然后,你再把自己的烦恼和痛苦写一篇日记烧尽在妈妈的泪眼之下。

初到寿桃客栈,我就认识了怀。怀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他每年夏天都会陪自己八十岁的母亲到寿桃客栈来避暑小住。怀真是一个好孩子,我每次走过怀的房间,都看见他在打扫卫生,或者洗袜子,或者刷鞋子,似乎他总有做不玩的零碎活。

怀的妈妈是一个和善的老婆婆,老婆婆思维清晰就是走不了太多的路。所以晚饭后,怀的妈妈独自休息,而怀就一个人到外面去散步休闲。我很好奇怀的老婆呢,孩子呢,还有他的工作呢,他应该还没到退休的年纪吧?为什么怀总是独来独往,就好像世间一切的名誉地位高官厚禄和他都不沾一点边。

有一天晚上我在寿桃客栈门口遇见了怀。怀说:“你走的大路啊,走大路不安全。你以后就走小路吧,拐个弯,那里吃的玩的都有。”我觉得怀就是这么一个热心而善良的人。他没有那么多的心机智慧,宏图大愿,他只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过一种隐士般的生活。我甚至怀疑怀根本没有结婚,他也没有孩子。

像怀这样的人,到底是人生的输家呢,还是赢家呢?其实很难讲。要说怀落魄,至少他还能和妈妈出来避暑消夏。要说怀成功得意,似乎他的事业又看不到一点辉煌。如果一定要给怀下个定义,我觉得他像一只蟋蟀,无害但也微小。甚至我觉得怀像是神喜欢的那种人,这种人平淡知足,与世无争。说怀与世无争,他还真与世无争。每次吃过饭,怀要么回去倒头就睡,要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