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反应过来。
屠户的砍骨刀在这个时代属于管制刀具,她可没机会买。但若是能买几把铁锹和锄头,也算是防身工具了。
“走吧,我们去铁匠铺。”
铁匠铺并不远,赵青青挑了三把铁锹,三把锄头。铁质的工具还是有些杀伤力的。
将买好的工具放在车上,赵青青决定去菜市口买些生姜带回去。
冬天用这个煮红糖姜茶,可是再好不过了。
这个冬天一定会很漫长,于是她一口气买了二十斤。
幸好姜便宜,才三文一斤,买二十斤也不过六十文。
回程的路上,赵青青又路过了点心铺子。
连价钱也不问了,她直接说道,“给我来二十斤桃酥,十斤绿豆糕。”
点心铺子的掌柜见来了大客户,笑的开心极了。他一边往油纸包里装东西,一边说道,“客人,一共两百六十文。我多送您几块,您下次常来。”
赵青青也想常来,毕竟这家的桃酥吃着确实不错。希望等雪化了,她还能再来。
付了钱,照旧把点心装进大麻袋。
大麻袋就是好。不仅能装,除非打开看,别人还看不出来里面装了什么。真是囤东西的必备好物。
……
另一边,宋泽驾着牛车,终于和儿子到了县城。
因着下雪的缘故,县城城门处并没有几个人。
宋泽交了入城的银子,直奔平安医馆。
第66章 书院接人
找到当时交定金的药铺学徒,宋泽直接表明来意。
“原来是你啊,冻疮膏已经做好了,我这就拿给你。”学徒将十瓶冻疮膏装进一个布袋子里,递到宋泽手中,说道,“你还真神了。这雪今年下的这么早,你来订的时候,我就多做了些,没想到刚好能用上。”
宋泽笑道,“是啊,谁能想到雪下这么早呢!”。
两人又聊了几句,他想到风寒药还没买几包,于是说道,“小哥儿,上回我娘感染了风寒,抓的药倒是吃好了。谁知道今天早上起来,又开始打喷嚏,身子也滚烫起来。你能不能再给我配上几包药?”
小哥儿挠挠头,“这可不行,我还不能开药方呢!您先去大夫那里坐诊,师傅给您开了药方,我再给您抓药。”
宋泽没再为难他。本就是试一试,不成就还先问诊。
一炷香之后,他手里拿着药铺开的十包能退高热治风寒的药出来了。
因为下雪,宋泽说来这里一趟不方便,恳求小哥儿一次多给几副药,这次他同意了。
宋兴运在医馆外面看着牛车,看见亲爹一出来,立刻上前道,“爹,药也买好了,咱们还买别的东西不?”
“咱们再去布庄买点棉花。之前预备的棉花没有你大姐和青芽儿青荷的,现在赶紧去买一些。”
到了布庄,里面人还不算多,更多的人是在买粮食买菜。
宋泽找到女掌柜,直接说道,“我要买十斤棉花。”
一斤一百文,他直接掏出一两银子搁在柜台上。
女掌柜认出了他,笑呵呵道,“今天下雪了,棉花可不是一百文一斤了。不过你是老主顾,之前买了不少,就还按照原来的价格吧。”
说完,她就将柜台上的银子收走了。
宋泽受到优待,也想给女掌柜一些帮助。“今年大雪来的这样早,也不知道冬天会冷成什么样呢!”
“冬天越冷,我这铺子越赚钱。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虽说铺子不是她的,但她做掌柜,铺子挣的多了,她的工钱也高。
宋泽笑道,“万一雪下的特别大,大家都不愿意出门怎么办。我看这雪就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要是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