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啊”,女掌柜恍然大悟,脸上立刻堆起笑容,“您来这边的柜台。这边的柜台都是麻布,比较适合做外衣,非常透气,也比较适合干活儿穿。”
光看打扮,女掌柜就知道这一家不是富裕的人家。所以上回他们大手笔定了那么多的棉花,也是让她颇为吃惊。
“这就很合适,把那匹蓝色的拿下来我看看吧。”
“好。”女掌柜答应着,吩咐柜台后的伙计儿,“蓝色的拿下来,还有灰色的和黑色的,也都拿下来。这都是卖的比较好的。”
其实这种麻布富贵人家是不会买的,只能卖给穷人。所以柜台上布匹的颜色都是偏深偏暗的,耐脏。
赵青青把布拿在手里摸了摸,颜色上没什么问题,他们正需要这样的颜色。只不过这麻布,确实透风,更适合夏天穿。
马上就是冬天了,冬天穿这个,有点傻吧。
既然要买,就得买合心的。
想明白这点儿,赵青青立刻转头到了棉布的柜台。
她直接吩咐柜台后的伙计儿,“把深蓝色的细棉布还有灰色的细棉布都拿下来给我看看。”
这回拿下来的布匹手感好多了,摸起来挺暖和的。
“深蓝色和灰色各给我八尺。”
女掌柜凑上来,“这回您也可以按匹买的,更便宜。”
赵青青摇摇头,“外衣大家喜欢的颜色不一样,一下子要不了那么多。一尺六文,十六尺就是九十六文。”
“您可是我们的大主顾,上回定了那么多棉花,还付了定金,说什么我也要给您优惠价。您就还按照一尺五文给我就行。”
赵青青大喜,也不跟掌柜的客气,“那就是八十文了。”
她利索地掏出铜板,放在柜台上。
伙计儿把裁下来的布拿给她,赵青青就放在背后的背篓里,和老二一起出了店铺。
“娘,怎么只买了爹和我们兄弟的?您的呢?”宋兴运问道。“还有大嫂、小妹和玉枝儿的?”
赵青青听了前半截,刚想感动一下,就听到了后半句话,心真是哇凉哇凉的。
她佯装恼怒,“你娘我都没给自己买,还能给你媳妇买?”
看宋兴运惊慌失措,结结巴巴解释的样子,她才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你以为谁都跟你们兄弟似的,蓝的灰的往身上套就行。女人家买衣服,那必须买到自己可心的颜色才行。等房子盖好了,我带她们来县城自己挑。”
第36章 回程
买了布,赵青青带着宋兴运又去了附近的粮油店,她要买些红糖和白糖。
红糖用来泡水喝,给家里人补补气血。
白糖可以做菜时用来提鲜。
糖只比盐便宜了一点,红糖三十文一斤,白糖则要五十文一斤。
赵青青稍微一思索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古代提纯技术不够,想要把红糖再做成白糖,中间经历的工序极其复杂。所以白糖要更贵一些。
“要两斤红糖,一斤白糖。”虽然很贵,但于她来说,也不是吃不起。
买了糖,正好有卖糖葫芦的小贩经过。
赵青青心中一动,叫停了他。
“糖葫芦怎么卖?”
“小的一文,大的三文。”
小的是山药豆做的,大的是红彤彤的山楂做的。
“给我来五串大的,五串小的。”
“好嘞。”一下子就去了上面五分之一的货,可把小贩高兴坏了。
“娘,只给大宝和妞妞买就行,不用买这么多。”宋兴运觉得没必要。
赵青青放缓语速,慢慢说道,“你们兄弟几个,还有小妹,小时候也没吃过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