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兴业知道爹娘要进城,这回也没嚷嚷着要去,只是说道,“爹,娘,你们早去早回。我和二弟三弟先去地里浇水。”
“等我回来一起吧。”宋泽道。
连大儿子都不懒了,可见地里有多缺水。
谁知宋兴业摇了摇头道,“爹,地里的小麦不等人,我还是赶紧去担水吧,能救一些是一些。”
宋泽只好点点头,叮嘱儿媳和闺女守好家。
等人答应了,他一甩鞭子,老黄年便拉着车出发了。
出了村子,赵青青才淡淡道,“希望县城里能有一些好消息吧!”
宋泽偏了偏头,问道,“你希望是什么样的好消息?”
赵青青想了想,“比如过几天便会下雨?或者说官府为了稳定民心,会拿出一部分以往的粮食出来售卖。”
宋泽摇头,“看着天气,估计短时间内可下不了雨。至于官府会不会拿粮食出来,我倾向于不会。”
“为什么?”赵青青问道。
“你明知故问。”
赵青青叹了口气。她确实知道原因。
根本原因是官府手里也没什么粮食。
朝廷年年征收税粮,但这些税粮大半都运到边关作为士兵的口粮了。
各地的官府虽然有储粮库,但淇水县城粮库里面的粮食早八百年就被抢光了。
后来他们领到的粮食种子补贴还是知府拿江州府府库里面的粮食。
所以接下来,官府很难能有粮食拿出来了。
赵青青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她最近愁的睡不着觉,叹气的频率也比之前高了好多。
他们手里的粮食还能撑一撑。若是没有干旱,他们只要撑到六月份的夏收,那就一点儿问题也没有了。
但现在干旱这么严重,夏收若是减产甚至绝收,那今年这个冬天,他们更要完蛋。
“无论如何,先去县城看看其他人如何打算。”
赶牛车会快一些,到了中午,县城就到了。
赵青青肚子也饿了。
去年常吃的面馆今年已经涨价了。原本素面三文钱,阳春面七文钱,今年素面已经变成了十五文,阳春面变成了三十。
她兜里有银子,不是吃不起,只是觉得吃这个完全没有必要,她还不如去吃包子呢!
问清楚了价格,素包子以前一文钱一个,现在则是四文钱。肉包子以前三文钱一个,现在则是十五文。
赵青青去掏铜板的手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阿泽,要不咱俩中午还是吃干粮吧。”
他们带来的包袱里装了四个馒头,还有一壶清水。
只不过赵青青馋肉了,一直想吃肉包子而已。
四月里还有蛇肉吃,五月份,蛇不好抓了。
第233章 买了二斤五花肉
所以他们家已经半个月没吃肉了。
即便如此,也比村里其他人家好的多,他们更长时间没能吃肉。
“要不今日咱们咬咬牙,买点肉回去吧。”赵青青提议道,“实在不行,买几根大棒骨回去炖汤喝也行。”
馋肉是本性,因为肉里面有很多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长久不吃肉,身体肯定受不住。
这具身体本来就不好,赵青青可不想经历人生最最痛苦的事情人死了,钱没花了。
宋泽当然知道他们手里有多少银子。
三百多两呢!
自从下雪之后,就没怎么花过。
后来雪化了,县城的商铺没怎么恢复,他们自然还是没能花钱。
如今既然想吃肉,哪怕贵一些,他们也能吃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