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原本就有十两存银,今日又挣了一百六十两,总共一百七十两银子,也就是十七万。哪怕是现代的十七万,也能买相当多的东西了。

赵青青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了。

哪怕蒸馏酒没成功,她也不用担心会被冻死了。

宋兴业和宋兴文完全不明白,不过是买了四斤肉,花了七十四文钱,娘怎么这么高兴。要是搁以前,花了钱之后,她一定会骂骂咧咧好久的。

“把肉收进背篓里”,赵青青叮嘱两个儿子,“装好了,回家我们就吃肉。”

宋兴业整理着牛车上的背篓,试探问道,“那我们现在就回家?”

赵青青立刻摇摇头,“还早呢,我们要买的东西多的很,买齐了再回去。”

宋兴业和宋兴运对视一眼,都非常兴奋,这是要大采购的节奏啊!

会买啥呢?

赵青青和宋泽打听了粮油店的位置,就直奔而去。

“掌柜的,大米多少文钱一斤?”

淇水县不产水稻,大米都是从别的地方运进来的。

“大米六文一斤。”

“那给我先来十斤。”这个价格还行,能承受得起,赵青青就想买上一些熬粥喝。至于小米和谷子,家里的田地里种的就有,不用买。

面粉也不用买,家里种的有小麦,交完税粮之后,大家都会在村里的石磨上把小麦磨成面粉。

不过这面粉,赵青青看了,可比不上上辈子吃的面粉。那雪白雪白的,没有一丝杂质,做出来的面条也是纯白色。

不像现在,磨麦子的时候,为了多出一些面粉,麦壳是不去的。磨出来的面粉是灰黑色的,做出来的面条也是灰扑扑的。

不过像那些大户人家,吃食上非常精细的,会只吃去了壳的麦粒磨成的面粉。

粮油店的伙计儿麻利地称了十斤大米,称头高高的,说道,“客官儿,承惠六十文。”

“不急,我再买些别的。盐,什么价?”

这个时代,缺盐缺油的。家里不管是炒菜,还是做面炖汤,油盐都不舍得放。时间久了,壮汉也会没力气。

而且赵青青也不想吃没滋没味的饭菜。

“您是要粗盐还是细盐?”不等赵青青回答,掌柜的直接说了,“粗盐三十文一斤,细盐五十文一斤。”

赵青青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这两种盐的区别。

粗盐是淡黄色的块状物,一块差不多就得有半斤了。里面有许多杂质,需要自己将其敲成小块碾碎,再将杂质挑出来。挑不出来的就得吃进去了。

细盐则是经过各种过滤提纯,比现代白花花的细盐粒自然是有所不如,但也差不了太远。

赵青青还就不信了,来到古代连吃盐自由都没了。

“要细盐,先来上二斤。”

二斤,就是一百文。

宋兴文有些急了,“娘,之前咱家不都是吃粗盐的吗?”

“怎么,你娘我都这把年纪了,还不许我尝尝细盐啥滋味?”

宋兴文慌忙摆手,“不是不是,娘,我不是这个意思。”说着,他看向宋泽。

宋泽咳了两声,正色道,“银子是我和你娘一起挣的,她爱买什么就买什么。”

宋兴业和宋兴文脑海里同时闪出一个念头:爹怎么突然如此听娘的话了?

之前虽然也是娘掌家,但爹可从来不会说这样的话。

宋泽看出了两个儿子的疑惑,但他不想解释,也不能解释,就让两人疑惑着吧。

“娘子,您还想要什么?”看出来是赵青青做主的伙计儿立刻又跟着问道。

“油也给我来二斤吧,要熬好的猪油。”

这个时候已经有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