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姐这话我爱听,怎么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
这选下人自然要看面相和手相,人要老实听话,还要有眼力见才行。”
随后,柳姨娘便从一群人中挑出来四个。
两个丫鬟都在十四五岁,长的水灵,嘴甜。
两个婆子黑巴巴的,看着做惯了粗活。
选好人,柳姨娘便走了。
顾景华让小丫鬟先带四人熟悉院子,找屋子安置。
张嬷嬷不解:“大小姐,我看那两个丫鬟不是善茬,那俩眼珠子滴溜溜,一看不是老实的!您怎的由着柳氏呢?”
顾景华拿出纸笔,准备练练字。
狼毫笔蘸上墨汁,在宣纸上写下一个醉字。
停下笔,她才道:“柳氏葫芦里卖什么药,她不吆喝我们如何知道?正好趁这个机会,我倒要看看她这药效力如何!”
张嬷嬷突然想到什么。
“您说是不是三夫人将您要买人的事透给了柳姨娘?”
柳姨娘来得够巧。
张嬷嬷担心好不容易打散了柳氏和冯氏联盟,别又让俩人搅和到一起。
顾景华思索片刻摇头:“我那三婶什么人,没见着银子她会替我办事?”
张嬷嬷想了想也不大可能。
“这事也太凑巧,老奴想办法试探一下。”
顾景华没阻止。
院外,小丫鬟通传新来的四人在院里等着。
顾景华写完最后一个字,放下狼毫叫人先去厅堂。
她净了手走出去。
四人齐齐跪在地上。
顾景华叫了起。
又问起各人的名字。
“奴婢桃花。”
”奴婢桂花。”
另外两个婆子各报了姓氏,朱婆子和王婆子。
顾景华问桃花和桂花。
“识字吗?”
“识字,读过半本三字经。”
“奴婢能读千字文。”
顾景华看似很高兴。
“很好,你们就在我屋里伺候吧,如若做的好,下个月便可领一等丫鬟的份例。”
桃花桂花喜出望外,忙跪地磕头。
顾景华让四个人先回去,明日再过来干活。
柳姨娘回到余晖院,脱下外衣接过手炉暖着。
柳嬷嬷道:“这大小姐看着也不精明呀?”
“她不会是发现什么,故意的吧?”
柳姨娘有些疲惫,歪在抱枕上。
“有什么要紧,让桃花桂花去就做那一件事,我给她们老子娘那些银子足够买两人的命。
顾景华发现了又能如何,只要能事成,打死那俩丫鬟也值了!”
这时,小丫鬟端来汤药。
柳氏闻着那股又馊又涩的怪味想吐,摆手拒绝。
柳嬷嬷劝道:“姨娘,还是喝了吧,这是偏方,您喝了这个月,下个月多让侯爷来几次,保准能成!”
柳姨娘一听,眼眸亮了起来,端起药汁一口气喝了下去。
接下来几天,顾景华外出频繁。
姜氏名下铺子几十家,一年账目都有半人高,查起来颇费事。
她每次出门都会带上挑花和桂花。
还夸两人机灵帮了她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