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没有,也不能专派个人牵着它吧。

所幸皇帝“闭关?修炼”,已经辍朝多日?了,沈聿不用上朝。但他有起床气,不能接受自己一个人早起,又不敢惊动妻子和女儿,只好提着鞋蹑手蹑脚的?出屋,把两个儿子祸害起来。

怀安睡眼惺忪,脾气很大:“天还没亮呢!”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沈聿的?脾气也不小:“起来修马厩!”

晨光熹微,爷仨加上一个李环,四个人叮叮当?当?忙了一身?汗。

直到修宅子的?工匠来上工了,围在旁边看了好半晌,工头才忍不住出声道:“老爷,您这卯口凿得不对?,不结实。”

四人:……

白起那?么早了。

事实证明,专业的?事情还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不要试图挑战别人的?饭碗。

认清这一点的?爷仨扔下锤子凿子各奔东西。

沈聿上衙是可以迟到的?,他是二把手,上司又不在衙中,迟到早退摸鱼都是常态。怀安和怀铭迟到就会很惨。

尤其是怀安,他今天第一天跟着先生读书,从?隔壁工地翻墙到院子里,跑回自己的?房里拿背包,再跑到前院小书房门口,虽然没有多远,也足够他气喘吁吁的?。

新官上任三把火,陆先生今天来的?也够早,身?边还跟着个八九岁的?孩子,想必就是老爹提过的?,陆先生的?儿子陆淮。

怀安顾不得这些,慌里慌张的?走进屋里去?,朝先生深施一礼。@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他在老家?开蒙时也上过私塾,魏老先生有个很不讲理的?规矩,时不时会提前一到两刻钟到书堂,谁要是晚于他,就算谁迟到。迟到了就是抄书罚站挨板子,视情节轻重而?定。

年轻的?陆先生显然没有为难他的?意思,还算和气的?介绍他和陆淮相互认识。

怀安暗自松了口气,两人序了齿,陆淮大他两岁,已经在学《尚书》了,比他的?进度快的?多。

不过这个年代的?私塾教育讲究因材施教,每个人的?进度不同也很正常。

怀安坐在靠窗的?书桌后头,拿出书本。

陆先生是很板正的?人,连带着陆淮也是很板正的?孩子,两人正襟危坐,总显得怀安有些格格不入,他左看右看,也不得不挺直了后背,端正坐相,让自己看上去?合群一点。

陆先生见?他拿了一套《四书》,却回身?往书架上翻出一套蒙学书,搁在他的?案头,还是要他从?《三百千》开始背,一本一本的?背过去?,查漏补缺,重新温习。

怀安背的?口干舌燥,又想喝水,又想吃东西,又想去?院子里玩……就像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心里长草似的?坐不住。

好在陆先生还算通情达理,给了他三天时间调整状态,并用这三天温习蒙学内容,第四天才正式开始读《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