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是换下了素色衣裳,两?人的气色都?不错。
见一向闹腾的儿子沉默寡言的坐在榻上,安静的吓人,沈聿不禁担心:“今天?这是怎么了?”
怎么了?怀安也这样问自己,他好像是患上了开学恐惧症。
两?年多以来,虽然?也要读书,但毕竟是在家里,又仗着年纪小,经常撒个娇赖个床,或者偷懒耍赖去找赵盼玩,一想到进了京城就要被送进私塾,起早贪黑、风雨无阻,他一个头有?两?个大。
“唉……”他长长的叹了口气,对着窗外?大雨,沉声道:“此情此景,我想赋诗一首。”
夫妻俩停下手中的活儿,一脸稀奇的看着他:“你?赋吧,爹娘听着呢。”
怀安翻了翻白眼?,摇头晃脑:“肚里空空,心事重重,想到上学,脑袋发?懵。”
许听澜双手叉腰,沈聿嗤的一笑:“还不错,合辙押韵。”
许听澜一瞪眼?:“小孩子家家,不上学干什么去!数三个数把自己的东西收好。一!”
怀安不敢再作,一骨碌爬起来,收玩具去了。
……
十日后,打点好行装,辞别两?家长辈,夫妻二人带着怀安、怀铭、芃姐儿、陈甍走?水路回京。沈录与他们一路,再从京城出?发?去保定卫所复任。
因?京城小院子局促,他们只带了李环夫妇,芃姐儿的乳母是不能带的,她?是安江本地人,是良籍,不可能抛下丈夫孩子跟着去京城,惹得芃姐儿好一顿哭闹。
沈聿抱着她?在船舱内转着圈儿的哄,哄了半个时辰才渐渐睡去。
高耸的官船在运河上飘了十几日。怀安看到沿岸农人顶着炽热的太阳在抢收稻米,看到船工喊着悠长的号子挥汗如雨,孩童挥着竹竿赶鸭子,渔民在撒网捕鱼……他们穿着破旧的短衫,用枯瘦的身躯承受着劳作之苦,而码头岸边的漕运官员则多是前呼后拥、大腹便便,用怀安的话说,活像挂在炉子里的大肚子烤鸭。
夕阳西垂,暮色暗淡,落日的余晖笼罩着大运河畔,夹岸柳荫,郁郁葱葱。船头伫立着一高一矮两?个身影。
“到了京城,可不许乱讲话了。”沈聿提醒儿子。
怀安乖巧的点点头。
小小一只穿着豆绿色的夏衫更显白皙可爱。他指着通州码头方向逐渐露出?尖头的燃灯佛舍利塔,童音清脆。
“爹爹,京城!”
第 37 章
留京看宅子的下人自得到李环来信之?后, 估算着主人家抵京的?日期,每日都会?派马车等在通州码头。两辆马车,一辆坐人, 一辆拉行李。怀安此时已经开始感受到什么叫“京城米贵”了,连马车都比老家的小了一圈。
沈聿扶着抱女儿的妻子先登车,然后将?怀安拎起来抱上?去。
马车碌碌,平稳的行驶在宽阔的官道上。
大运河畔可见一排粉墙细柳的园圃, 官道上?尽是宝马香车,大抵是城内富人来此?秋游,四处一派升平欢乐之?像。
怀安扒着车窗朝外看去, 远处城郭参差可见飞檐重阁, 映衬着目下?的?繁华。他?先前年幼, 从船上?下?来多是睡得不?省人事, 这还是头一次认真观察这座光鲜喧闹的?都城。
通州距京城有四十多里路要走,紧赶慢赶也要两个多时辰,眼下?已是傍晚, 城门即将?落锁, 定然回不?去了,需要在通州馆驿住上?一夜。
待一切收拾停当,沈聿带全家人来到一家烤鸭店, 相传这家的?鸭子养在运河边, 捡食遗失在地上?漕粮长大,肥壮美味, 跟城内的?烤鸭味道不?同。
不?多时, 店家端上?来一只色泽枣红的?烤鸭, 怀安闻着扑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