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许听澜看了一眼黄历,才后知后觉的想起小?儿子还在贡院里关着呢!

怀铭也恍悟到自?己回?家已经三天了,怀安第一场考试恰好结束,于?是自?告奋勇,去贡院接弟弟。

怀安拖着沉重的考箱,随着拥挤的人群出?场时,面色有些疲惫,但看到几年不见的大哥,还是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

“大哥,你还好吗,嫂嫂和孩子都好吗?!”怀安围着怀铭转了两圈,看到他不缺胳膊不少腿,心里踏实了一半。

“好得很。”怀铭道:“回?去再说,爹娘担心你呢。”

怀安一脸感动:“是吧?”

“是啊,食不知味,寝不能眠。”怀铭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回?家的马车上,怀安迫不及待的给怀铭讲题。

乡试第一场,是两道四书题,四道五经题,共六篇文章,但考官阅卷有个不成文的习惯,就是只注重《四书》两道大题,只要这两篇文章写好,其余四篇《五经》倒不太重要。

因此怀安只把两道大题的破题承题讲给怀铭听。

怀铭倒有些惊讶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单听他的描述,切题十分准确,立论也不错,只看用?辞和文气如何了。

“那当然,我背了一肚子的程文,照猫画虎也能凑两篇出?来了。”怀安道。

怀铭一听便知道背后有高?人指点。

“大哥,明天再进场时,你劝爹娘他们别?太担心,我能照顾好自?己!”怀安道。

怀铭满口应着,心里升起一丝愧疚。

“等我考完再带着孩子们玩!”

那丝愧疚荡然无存……

生?员出?场之际,他们的试卷会被被收集起来,送到明远楼后的阅卷场所至公堂。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至公堂分为外帘和内帘两个部分,在外帘官的监督下,纸卷被整理?码放、清点数目,污损的试卷会被逐一剔除,再将?其余试卷送入弥封所糊名用?印。

糊名后的考卷会被送入誊录所,上百名誊录官等候在此,统一用?馆阁体誊抄,以防止有人私通考官,用?字体舞弊。

这个过程即为“糊名誊录”。

誊录过后的考卷送入“帘内”,通过抽签分派给几位同?考官,开始阅卷。

八股文有相对?客观的阅卷标准,同?考官会从“理?、法、辞、气”四个方面逐一批阅,将?文章分为三个等级,用?蓝笔加标记,并将?“上等”推荐给主?考官,又叫“出?房”。

这时就体现出?第一场考试的重要性。第一场考卷一旦“出?房”,只要第二、三场不出?错,基本可以取中了。

倘若第一场发?挥不好,第二、三场发?挥的特别?出?色,或许也有机会被同?考官“补荐”。否则此人的试卷压根不会出?现在主?考官的面前。

譬如怀安的试卷,就在第一场阅卷中被评为“中等”,剔除出?局了……

……

回?到家里,为了让怀安保持体力,所有久别?重逢的欣喜都暂时被压制了下来。

因为太累太乏,怀安睡的很早,几乎是一沾枕头就迷糊过去,一夜无梦。

次日精神虽然好了许多,身上却腰酸背痛,好在后两场考试不比第一场的难度,且是怀安相对?擅长的。

第二场考的是“论、判、诏、诰”等官场应用?文体。怀安从小?跟着老爹混迹各个衙门,对?这些官场移文本就熟悉,又被谢彦开着重训练过一段时间,可以说是信手拈来。

第三场考经、史、策,考察生?员对?古今政事的见解。空坐书斋的读书人哪里懂得政务,只要不犯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