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入阁的人选中,曾繁与沈聿希望最大,这即是郑阁老希望的结果,又是皇帝乐意看到的局面。

曾繁与沈聿都是潜邸旧人,君臣感?情非同一般,皇帝早就盼着他们?入阁了。

可是沈聿提醒他将目光放在廷推上,这是什么意思?

沈聿忽然说出一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来:“陛下,广西按察副使刘方海足智多谋,胆识过人,是十?分合适的平叛人选。”

皇帝手?边恰好有一份票拟,广西边民?叛乱,久攻不下,吏部尚书姚滨推荐按察副使刘方海赴广西平叛,遭到了郑迁的强烈反对。

沈聿的意思十?分明?显,应当考虑让姚滨入阁,吏部尚书有了内阁阁臣的加持,才?有力量与郑阁老较量一番。

皇帝蹙眉道?:“按照惯例,吏部尚书是不能入阁的。”

“是,如果陛下直接下中旨,情况会完全不一样。”沈聿道?。

“这……”皇帝有些犹豫。

依照大亓的官制,皇帝是轻易不能干预官员任命的,尤其是这种不合规矩的特殊任命。

六科言官有封驳之权,到时候僵持起来,谁都不好看,姚滨或许还会受到牵连,身败名裂。

见沈聿依然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皇帝忽然悟了,如果说朝中还有谁不怕六科,只怕非吏部尚书莫属,吏部掌握着朝中大部分官员的任免,包括六科言官,谁敢给姚滨使绊子不成?

“可是这样一来,沈师傅就入不了阁了。”皇帝道?。

内阁讲究论资排辈,曾繁的资历比沈聿老,年龄比沈聿大,横插一个姚滨,就会将沈聿的资格挤掉。

沈聿笑道?:“臣今年三十?五岁,到任兵部、礼部刚满一年,忝入内阁本就十?分牵强。”

皇帝叹了口气,他当然希望沈聿入阁了,可眼下的情况,姚滨的确比沈聿更合适。

郑阁老有大功于朝廷,这是毫无?疑问的,可他近来总摆出倚老卖老的姿态,嘴上说着’以政务还诸司’,事实上依然把内阁当做他的一言堂。

郑阁老需要?一个强劲的对手?,给他提提神?醒醒脑了。

沈聿是郑迁的学生,无?论发生任何事,都不能与自己的老师为敌,这是官场的基本规则,所以沈聿急流勇退,不愿此时入阁做郑迁的卒子,宁愿将机会让给更有分量的人。

他不由感?叹,沈师傅是有大智慧的人啊。

……

回家的路上,怀安怕老爹追问他拐带皇帝出宫的事,埋头乖乖看书,假装自己不存在。

如今他总算带注学完了四书,尽管他已经十?一岁了,尽管比圈子里多数同龄孩子慢了三四年,不过在经年累月的长期作战中,他的心态变得越来越好。毕竟进度再慢,爹娘也从?不拿他和别人比,久而久之,他也不再在那些大佬面前自惭形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何必为了瞻仰大山而错过道?旁的风景呢?

沈聿看着他“刻苦攻读”的样子啼笑皆非:“平时也不见你这样用功,马车颠簸,不要?在车上看书。”

怀安装不下去了,将书本放在腿上:“爹,听?说内阁人手?不足,郑阁老上书要?组织廷推,把阁员补齐。”

沈聿笑道?:“消息还挺灵通。”

“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怀安一本正经的拍了拍老爹的肩膀:“爹,努努力,啊,争取一下。”

沈聿“啧”的一声,撸起袖子就要?揍他,怀安熟练的滚开,咯咯直笑,笑声淹没在碌碌的车轮声中。

第 134 章

爷俩打?闹一阵, 直到怀安笑岔了气才安分下来。

沈聿问:"这么盼着你爹入阁?&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