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不知道,宋同初走到今日,乃是因为有前世经历和今生的谋划。
既知道先机,又机关算尽,可以说是老天都在帮她。
“荣总管,拟罪己诏和传位诏书!”
宋同初轻飘飘的话刚出口,皇帝不敢置信地看向了摁住自己的人。
原来,他根本就不是刘云志,而是前总管荣超?
而荣超就这样在他的瞠目结舌下,走到了宋同初身侧,提笔落在了诏书上。
那一笔一划,可不就是他的笔迹吗?
“哈哈哈哈,想不到朕一生机关算尽,竟不敌你三年谋划!”
镇国公身死不过三个年头,这宋同初这么短的时间,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做了这么多?
可笑他还一直看戏,看着楚风吟想杀她又杀不掉。
看着季贵妃因为她一步步算计,却赔上了自己命。
皇帝之所以看戏,不是因为想要留着宋同初的命。
而是想用她来牵制楚家,毕竟在他心中,宋同初可比忠毅伯父子好对付多了!
谁曾想,到头来,玩儿鹰的竟被鹰啄瞎了眼。
扫了眼诏书,宋同初亲自将传国玉玺盖了上去,瞥了眼皇甫晔淡淡道:
“请陛下上路!这大乾江山,从此我来守!”
……
“陛下传位当晚就走了,看来早就有了准备。你看和乐公主及时带着小太子就上朝了。”
“那怎么前一瞬要封和硕郡王为太子呢?”
“这你还不知道吗?就是虚晃一枪,原本说不定是要拿下和硕!”
文武百官对此事众说纷纭。
却没有一个人怀疑,这背后是和乐公主宋同初的谋划。
毕竟,谁不知道,皇帝对和乐公主甚是看重?
“封和乐公主为摄政公主,这点是不是有违祖训?毕竟,女子不得干政!”
每天和乐公主抱着小太子上朝,这一点多少还会被人诟病。
“祖训?一,这诏书是先皇下的,你去问问他。二,现在民间对和乐公主极致推崇。”
“原来去年江南水患,真正预警的人是和乐公主!都说她乃是神女下凡,庇佑我大乾,不少官员就是梦见了神女预示,这才提前将百姓搬离了灾区,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百姓。”
“当时那些人可没见过和乐公主,那三座神女庙,神女长相也是到了前几日才被人揭开!”
这些,也只有神迹能够解释,而百姓们,最愿意相信有神明庇佑着他们。
第236章 原来都是长姐的谋划?
关于和乐公主宋同初,一跃成为先帝最信任的人。
临终托付成了有史以来,唯一一位摄政公主。
且她年方十九,如此稚嫩,起初朝中不少大臣嗤之以鼻。
“即便是镇国公之女,可一个十九岁的少女,懂什么江山社稷?知道什么治国方针?”
看着坐在龙椅上的少女和四岁稚童,不少大臣的心思开始活泛了起来。
甚至在讨论朝政之时,刻意刁难,说些晦涩难懂的话术。
可谁也没想到,和乐公主竟然放任了这种风气。
如此半个月后,早朝上气氛松散,所有人畅所欲言根本就不会请示宋同初。
大乾的政治中心,乱的就像是茶楼酒肆,哪里还有一点从前的严肃?
可就在不少人以为,和乐公主会知难而退,或者提出要六部共理朝政时。
一直端坐在上位,神色柔顺的少女突然变得雷厉风行,几个看上去随意的动作和决策,竟直中要害!
不等众臣反应,诸多他们讨论了多日的问题,突然就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