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皇兄。”品了一口后,惊喜道,“好茶!”

“十弟,朕果然没有猜错,今日柘国提出了和亲!”

在柘国使臣来之前,康庄王跟靖安王,便被召进宫,听到了这个消息。

“朕思量了许久,还是觉得和悦那孩子,最是端方识大体,朕准备封她为公主。”

康庄王手中的杯盏一晃,茶水倾在桌上都没有发现。

“皇兄,和悦那丫头,从小就被臣弟惯坏了,她恐怕当不起……”

他一句话还没说完,却见对面而坐的皇帝,大笑着摆了摆手。

“臣弟莫要担心,朕看人最准!和悦那孩子看着最是天真,甚至带着一丝淘气,但有情有义是咱们皇家难得的好孩子!”

“之所以选她去和亲,朕也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的。至于远嫁柘国,你放心!朕和整个大乾都是她背后坚实的后盾!”

“不论到了何处,她都有底气保持自己的天真,朕就是她的靠山!”

康庄王最后是怎么走出宫门的,已经不记得了。

等回到王府,见到特意侯了半宿的老太妃,这才找回了心神。

“母亲!”

自从当年出宫后,他们就已经摒弃了宫里的称呼,只想做一对寻常母子。

成亲之后,荣康王也不似寻常皇室,三妻四妾开枝散叶。

他一生只娶一位王妃,生了一儿一女。

一家人这样平平淡淡在相守一处,已经足矣!

对两个孩子,他也从来没有苛求。

只想他们平安长大,再结婚生子过好一生。

就在康庄王以为,一切都在朝着理想的样子发展时。

便是做梦也没想到,和悦竟被选中去和亲。

不说有当日弘法寺那支下下签,便是没有。

女儿千里奔波去和亲,他也是一万个不舍得、不放心!

许是从他的表情,老太妃当即便猜到了什么。

“所以,皇帝竟然真的选中了和悦?”

康庄王无奈,这才坐在了老太妃身侧。

将刚刚皇宫中皇帝的话学了出来。

老太妃闻言,却眸色一闪:

“不对劲!按照你所说,柘国使臣提出要公主和亲,陛下当时的表现,以及在你面前所说的那些话。”

“怎么像是,在此之前他已经心中定下,要和悦和亲?”

母子俩坐在灯下,细细深思皇帝背后的深意。

脸色忽明忽暗,毕竟是从宫里摸爬滚打多年。

活着出宫的唯一太妃和先帝血脉。

“靖安王从来最是和顺听话,他家的和慧郡主更是难得的端庄娴静!真的要去和亲,她比咱们家悦儿合适百倍!”

可陛下却丝毫不犹豫,甚至没得商量就定了和悦,这背后必有深意!

可怎么想,母子俩也想不明白。

老太妃一宿没睡,第二日一早,看着前来陪她用早膳的和悦。

终是克制不住,眼底忧色浓郁。

“祖母,何事如此焦虑憔悴?说出来,我开解开解您!”

和悦说着,舀了一大勺血燕粥送到了嘴里。

若是平时,她这样说大话,必定遭到祖母一顿数落。

要么是:大人的事小孩少打听!

要么就说:吃你的饭,家里的事轮不到你操心!

可现在,自己的话音刚落,老太妃满眼怜爱又心疼的看向自己。

和悦当即心头一跳,知道事情大了!

立刻便想到上次说的和亲之事。

“该不会,陛下真的选我去和亲吧?”

她睁大双眼,满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