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们家的年饭确实好吃,不仅是做法多样,原材料更是土生土长,有自己养的,很多亲戚也带了土特产,很有滋味,,最让汪芙印象深刻的,还是糯米藕,入口即化,太香了。

赵余笙他们家算是半传统的大家庭,兄弟姐妹们各自帮扶,往世界全国各地发展产业,一到重要节日就纷纷携礼回来,在最发达最德高望重的长辈这里聚在一起过节,所以菜式中外南北混杂,爱吃什么都有,期间众多亲戚之间互相人情往来多,不像一般人家大部分是自己一家人关起门来吃个饭,而是举家来这儿热闹,人多却没什么神神叨叨的规矩,所以汪芙在这也觉得挺自在,主要年轻小辈也多,嘻嘻哈哈、三五成群,随时能聊上几句。

汪芙出到院子里闲逛时,一箱一箱的木炭拆开来放到一排排烧烤炉里,架上崭新的网,食材处理的地方海鲜味、肉味叫人忍不住凑上去。

赵余笙已经在一架烧烤炉上坐定,一点也没有一夜没睡的萎靡,神采奕奕地把一盘盘串好的烧烤串摆放整齐,赵月明坐他旁边拧调料瓶,两人都换了身黑漆漆的羽绒服,头戴黑帽子防烟灰,裹得严实但一眼望过去仍是赏心悦目。

汪芙边走过去边独自感叹,出众的颜值其实还是要靠基因突变,他们家人长得都还挺端正,但要说能一下在人群中成为焦点的,还得是这俩,哦对还有赵余笙的妈妈。

“……嗯,我是想边拍边播的,因为我在这个模式成功过的剧组待过,清楚流程,而且我想快点回到大众视野,那个角色等不了我太久,但要搞定电视台不容易,我妈说等正式立项再去争取一下,定调是校园+职场的爱情喜剧,我给你看的那个初步构建你觉得怎么样,有意向入伙吗?”赵余笙说。

“这构建是你仅仅花了一晚上时间就弄出来了?你还挺牛,不过导演可没你想象的那么轻松,不止是片场拍戏的事,还有与内外各部门沟通统一调度,许多困难就出在这,到时候可能出不了好效果还会搞得天怒人怨。”赵月明认真地说。

“我觉得我可以。”

不试过怎么知道,大学时因为恋爱跟宁越形影不离,不知不觉积攒了不少经验,做项目的流程也基本清楚,这些年拍戏在剧组也常常会关注除了戏本身以外的事情,唐迁月是给他印象最深的,因为他的剧组真的很井井有条,所有部门步调一致,所以他导的戏从来不差。

赵余笙觉得自己也能做到这样。

炭火旺了,赵余笙把大螃蟹的几只蟹脚放上去,再放蟹身上去烤,旁边堆上被一分为二的大龙虾,几只肥美的生蚝和扇贝。

“我从不怀疑你想做的事会不成功,还常常遗憾你的野心太小,想做的事太少。”赵月明说。

“原来你这么看得起我。”赵余笙笑。

“祝你顺利。”

赵月明把酒瓶起开,倒进他和赵余笙的杯子里,见汪芙坐下来,也给汪芙倒了一杯,三人举杯共饮。

“炭烤生蚝没粉丝?你还是不懂烧烤的秘诀!”汪芙道,跑去拿了一把泡好的粉丝,放到生蚝上,再加上一勺蒜蓉酱,剪一颗小米椒撒上去,瞬间口水就分泌了, 他今天一天没吃饭。

赵余笙在秋海岛常做饭,自认有一定的烧烤水平,听他锐评老不服气了,苦思冥想,说:“有一种吃法你肯定没吃过。”

他跑去冰箱里拿了一包芝士,又去端了盘金枪鱼寿司,把烤熟的扇贝扣下来盖在寿司上,再放上一片芝士。

“来,金枪鱼炭烤芝士扇贝寿司,尝一口。”

“这名字,念贯口呢。”赵月明笑了笑。

汪芙接过来,一口下去,竟是意想不到的美味,扇贝热气饱满,带点碳烤过独特的香,与入口即化的芝士和金枪鱼,以及酸甜的寿司米饭搭配出丰富的口感和美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