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暂别父母随游道走遍大齐山河,学得游道一身相术本领。

他本是要随道长继续修行的,可在几年后,游道忽得一道灵光,再醒神,便命其回了上京府邸。言慕如归此世与道无缘,六十年后再去寻他转世。

于是在慕如归十六岁那年,终于回了上京。

那日不知是谁漏了消息,有人早在慕如归在城外留宿时便看见了他,连夜赶回,并四处宣扬随仙人修行的慕家仙童终于回京了。

第二日城中挨着街道的酒楼便都挤满了人,祝卿若也凑热闹与好友一同去了抱月楼,坐在窗边等着看那名扬四海的仙人徒弟。

许是那日旭阳正好,又恰巧,有一道打在那骑在马上的人身上,洒落了满地阳光。他眉间淡色,仿佛周遭吵嚷皆不入耳,天地间唯他一人,慢条斯理地扯着缰绳往慕家方向去。

祝卿若像是呆傻一般,眼见着他缓缓靠近。马匹走得缓慢,路过她窗边时,慕如归白色的衣摆恰好划过她放在窗上的指节,带出一片酥麻,径直痒进她心底。

她就这样僵硬地定在原地,呼吸也不敢大口,视线落在那碰过仙人衣袖的指尖,脸上浮起一片红色。

自此,那道白色身影便入了她的心,风吹雨打四年都不曾改变,任他冷漠忽视,她仍留有少女旖旎。

祝卿若靠在床榻上,挥开脸上的月光,轻嘲一笑,不知是在笑她不自量力,还是笑她足够自信。

慕如归心底,从来是没有她的。

第003章 第 3 章

时隔四年再回府,慕夫人喜极而泣,她最大的心愿就是看着这个唯一的儿子成亲生子,于是在亲眼见证了慕如归与祝卿若的婚礼后,便如愿咽了气。

她走得没有半点遗憾,留下毫无感情的儿子儿媳,一个暗藏少女心事,一个却冷心冷情不理凡俗,各自怀着心事,在同一屋檐下相处四年之久,却从未交心。

他对她客气有礼,她便也收敛情思,在他面前只当他是国师,而非丈夫。

慕尚书早早便没了,府中就只剩慕如归和祝卿若两个主人。慕如归是天命所归,先皇亲令他为国师,奉命守国,祈求风调雨顺。

而慕夫人的离去让她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国师府的新主人看起来也不甚在乎她这个摆设妻子,这样的表现被有心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她在府中的处境越发艰难。

祝卿若是靠着那少年时不可说的心思撑过来的,她一直坚信慕如归迟早会爱上她,无论要耗费多少时间精力,她都不曾放弃。

可在今日,在那段陌生又熟悉地记忆进入脑海那一刻,坚定不移的信念忽然就消失了。

慕如归不会爱她,无论她如何努力,他都不会爱她,还会亲手将她推下高高的祭坛,任由众人嘲笑讥讽,对她冷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