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萧景年没来,还没看合约就找借口先走了。

我们赶紧赶到下一个地方。

对方还没到,张华让黎幼天先不要提失联的事情。黎幼天点点头。

不一会儿,进来一位五十来岁的男士,满面春风地跟黎幼天打招呼。显然之前见过。

他问及萧景年怎么没来。黎幼天只说萧景年生了点小毛病。一阵嘘寒问暖之后,黎幼天介绍我和张华给他认识。并介绍他是孙先生,做进出口贸易,和黎幼天的父亲颇为熟悉。

孙先生向我们问好。他的普通话带着口音,有福建地方口音的味道又夹杂着美式英语。他优雅地落了座。

助手拎了两份礼物给黎幼天,说一份给他,一份给萧景年。

我替萧景年收了,便没再说话,只听他们说。

我心理有千言万语,谈生意的话却说不来一句。和不同性别、不同背景、不同文化、不同性格的人如何拿捏分寸、谈得恰到好处,我是一点不会的。

张华把协议的梗概大概介绍了一遍,内容按照萧景年和孙先生谈过的分毫不差。孙先生听得很满意。他说:“小张,这些内容我没疑异。协议你不用再详细解释。我相信萧先生的为人。我做贸易起家,做的就是撮合的买卖。我看人是最准的。这些年我也做一点投资,但我主要投资的还是人。人值得交往,生意才值得做。国内房地产最近风波很大。风险大,所以机会多。我相信萧先生能如他所说的在这个机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对他有信心,对这次的投资收益很期待。”

孙先生的助手和张华交换了名片。他们约好再次见面处理流程上的事务。

孙先生端起茶杯小口喝着,看着我突然问:“萧太太是做什么的?”

“我是建筑师。”

“哦,对!我想起来了!萧先生上次跟我说过,那个项目是他太太亲自做的设计。他那样自豪又自信的样子,我想项目一定会做得特别精彩!你们俩一个做管理一个做建筑设计,这样分工好啊!”

“是的。只是,我一点也帮不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