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边吃边说:“吃完饭去看李爷爷。”

他轻车熟路,车子很快就到了李爷爷住的养老院。苏州郊区,依山傍水,空气清新,环境宜人。

李爷爷看见我们的第一句话是:“小萧来啦!”

我说:“李爷爷, 我也来了!”

李爷爷皱着眉,“你终于来了。小萧来过两次,还是他更惦记我。”

萧景年一脸无辜样, “不是故意不带你来。你太忙。”

我恨恨地说:“你就是故意的。”

李爷爷舒展眉头对我说:“你们俩还分什么彼此?他来,就代表你来。再说,他怕你回来,睹物思人,心里难过。来,这边坐。”他把我和萧景年引到院内的小亭子里坐下。

我说:“李爷爷,住这里感觉怎么样?”

李爷爷说已经适应养老院的生活。他说了一通住这里的好处:提供绿色有机饮食、还有老人社团、琴棋书画都有人一起玩等等。

我说:“以您的精气神,到这里来肯定是核心人物。”

李爷爷淡然道:“我不过是适应能力强点罢了。做人呐,要适应环境才能如鱼得水。做事呢,要顺应大势才能无往不利。套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只要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上天。”

我说:“您知道这句话,说明就算您隐居养老院,也和以前一样跟上时代思想潮流呢!”

李爷爷说:“当然!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小萧,你之前说有个在谈的项目,现在怎么样了?”

萧景年说:“谈定了。最近就要启动。”

“嗯。”李爷爷脸色低沉,“现在的社会格局不仅仅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连大鱼也开始被吃。大象跑起来,狮子老虎也可能被踩死。就算大企业,也不能掉以轻心啊!”

萧景年说:“您老说得是。以前三五十亿规模的时候,很有安全感。现在做到了三五百亿的体量,却感到十分的焦虑。尽管每年十二万亿左右的市场还存在,但竞争会越来越残酷。大象还在奔跑。吃掉别人,也不一定能保全自己。”

李爷爷说:“对啊!所以现在流行什么跨界,其实还是原来那一套:多元经营分散风险。不管怎样,保持警惕,也要保持信心。”

萧景年说:“好。”

“上次跟你说过,不要带那么多东西来,你也说‘好’。看看,今天又带这么多!我这里应有尽有。” 李爷爷看着两大包食品、营养品愁容满面。

我说:“您这么足智多谋,这点东西难不倒您。”

李爷爷笑说:“你们俩尽吹捧我吧!”

“哪有?!我实话实说的!”

“跟我说个实话,你们什么时候办婚礼?”李爷爷盯着萧景年,“蒋茹娘家没亲人。无论如何我要去给她撑腰的。”

萧景年微微笑,“要的。”顿了顿又说:“明年。”

我见他为难,插嘴道:“李爷爷,我不急。那只是个形式,早晚都一样。”

李爷爷正色道:“用‘形式’不恰当,更应该叫‘仪式’。”他看看园里一派萧瑟景象,又道:“活到我这把年纪,活着的每一天已经没有区别。像……,像条暗河。在河上漂流,日复一日,不知道什么时候,戛然而止。但……每个仪式……就像暗河上的灯塔闪闪发亮,我一直记得。人之于万物,渺小而卑微。所以人创造了仪式这种活动,用来记录那些非比寻常的时刻。这些标记,给我们力量,提醒我们继续新的旅程。”

我纵然嘴硬,也比不过李爷爷的道理硬。不得不承认,就算和萧景年领了证,只有他说了“我爱你”我才觉得和他真正开始在一起。同样的,只有他求了婚,我才感觉要嫁给他了。除此以外,混沌模糊暧昧什么的,不过是暗河里的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