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同进城的还有张氏。

张氏是趁着灯会去城里住两天帮着看看孩子,也好让赵仲和两夫妻出去热闹热闹,一上车,她就与桃夭凑到一块叽叽喳喳聊灯会的事儿。

说着说着,张氏突然问谢珩,“孩子的名字取了没?”

谢珩楞了一下,下意识看向小寡妇,只见她正含羞带怯望着自己。

他不由地头疼起来。

这个小寡妇估计已经同好些人说了她有宝宝的事儿。

他看她到时候怎么收场!

张氏见他扶额不语,以为他因为孩子的姓氏问题不高兴,想着这么个美貌郎君给人做赘婿着实委屈,劝道:“不若到时候生第二胎时,跟了先生的姓?宋大夫一家最是好说话不过,想来也会答应的。”

谢珩闻言,头更疼了,只恨不得马车立刻到万安县才是。

这时突然一只细小的手指勾着他的,像是十分歉意似的望着他。

谢珩不知为何没有挣脱,任由她一路勾着自己的手指。

马车到万安县时,已经是傍晚。

张氏邀请桃夭先去赵仲和家里住一晚。

城里房子贵,赵仲和买的是一进一出的宅子。

若是她一人还能与张氏挤一晚,如今带着谢珩哪里方便。

桃夭道:“我今儿先在城里找一间客栈住下,等明日同你们一起去看兰子姐姐。”

张氏看了一眼一路上都沉默寡言的谢珩,想着他终归是男子,确实多有不便,便叫赵仲和帮着找一间靠谱些的客栈。

赵仲和是城里的捕头,城中各大客栈他都熟悉,选了一间不贵又干净的,亲自下车去向掌柜的打招呼。

那掌柜的一见是他,连钱都不肯要。

赵仲和从不在这些小事上占人家便宜,免得给自己的妹妹抹黑,从怀里拿出钱执意要给。

掌柜的只好挑了后院最好的一间,却收了极低的价格,也算是做了顺水人情。

他才把牌子递给她,谁知这时来两个容貌极其相似,面目俊朗的年轻郎君也要那间最好的屋子。

是两个外乡人,说的是字正腔圆的官话。

赵仲和上下打量那二人一眼,只见他二人穿着与普通男子无异,手里都配着刀具,走路时下盘极稳,一看就是练家子。

万安县的灯会虽在姑苏城内很出名,可远不到能够吸引外乡人的地步。

那两个年轻人自然也注意到赵仲和不友善的目光,其中一个着赭色圆领袍衫,皮肤略白些的一脸不悦,“你这样瞧我们做什么!”

那掌柜的一看这是要闹事,正要打个圆场,另一个着玄色圆领袍衫,稳重些的男子已经拦住他。

正在这时,桃夭也推着谢珩走了进来,见气氛有些剑拔弩张,惊讶,“仲和大哥怎么了?”

赵仲和笑笑,“没什么事儿,就是有人看上了我订的那间房。”

说罢望向那两个外乡人,却见他二人正目光灼灼望着轮椅上的谢珩。

“那给他们就是。”桃夭这时也望向扶额不知在想什么的谢珩,柔柔一笑,“三郎哥哥说是不是?”她这样叫他,他脾气便好些。

那两个年轻的郎君听到桃夭对谢珩的称呼,目光中流露出震惊,再仔细一打量桃夭,又流露出惊艳之色。

只见眼前穿着穷酸的少女至多不过十五六岁,一张略带着几分少女青涩的面孔生得却比长安的贵女还要娇艳,笑起来时一对清澈如水的乌眸弯成月牙,粉腮旋出两个可爱的酒窝。

她虽说的是官话,可口音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吴侬软语,说话轻声细语,嗲声嗲气,一开口便叫人先软了三分心肠。

两人对视一眼,立刻把那门牌递给桃夭,道:“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