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种种纵容偏爱,陪学生带猫去看病可不是寻常师生关系里会做出的决定。

另一方面是,陈越在替考风波后对李旻产生了非常深刻的信任和依赖。可以相信,在年少孤立无援的时刻有一个人“从天而降”拯救了自己,无论是谁都很难不心动。或许很难分辨那一刻的感情到底是什么,是不是爱情,但至少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在后来实验室爆炸的情节里,他伸手推开李旻,为了保护她受伤了。

可是陈越作为一个对感情缺乏概念的人,他在那个时刻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李旻的感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便这些变化后来陆陆续续反映在了行为上),在我的笔下也自然没有呈现过陈越视角下情感态度的转变。

例外

例外

第二天上午十点,陈越准时到达了高二化学竞赛的培训教室,他扫了一眼台下的同学们,没做任何自我介绍,单刀直入:“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动力学。我知道很多人听到这个词会觉得复杂,但其实动力学很简单它只关心两个问题:‘反应需要时间多久?’‘什么时候达到平衡?’”

台下的学生们安静地听着,其中有些人已经开始翻看教科书,试图找到陈越提到的内容。

陈越略微停顿了一下,看向前排的一个学生,随口问了一句:“你觉得,化学反应速度会和哪些因素有关?”

被点到的学生愣了一下,下意识回答:“反应物的浓度?”

“对,还有呢?”陈越点点头,继续追问,但语气始终平稳,没有任何催促的意味。

另一个学生小声补充:“温度……催化剂?”

“没错。”陈越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三个关键词:浓度、温度、催化剂,随后转身向大家解释,“这些因素在动力学里分别被用来描述不同的变化形式,最终的结果都会反映在反应速率常数k上。大家知道阿伦尼乌斯公式吗?”

他迅速在白板上写下公式:

k ? = ? A·e^(-Ea/RT)

“这个公式其实非常有趣。”陈越转过头,声音依旧淡淡的,但语调因为讲到这里微微扬了一下,“我们可以用它来定量描述温度和速率常数k的关系。当温度升高时,分子获得的能量更高,反应速率也会相应改变。那么,能不能思考一下,速率常数对反应到底有多重要?”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扫了一眼台下的学生,继续说道:“我们来看一个常见的问题‘反应限速步骤。比如,你们觉得一个车队通过一个收费站,速度主要取决于什么?”

台下的学生有人小声议论,有人则茫然地盯着白板。一名学生小心举手回答:“收费站的数量……和每个收费员的速度?”

“对。”陈越点头,“反应过程中的限速步骤就像这个收费站,决定了整个反应的速率。”

他一边说,一边在白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示意图:从反应物到中间体再到生成物,每一步的能量变化用箭头标记得清晰明了。“所以,你们需要记住,动力学不只是在数学上推导公式,它本质上是在帮助我们理解反应的每一个关键点。”

随着陈越的讲解,同学们渐入佳境,有些学生甚至抬起头,露出若有所思甚至是恍然大悟的表情。

下课铃响起,学生们大都安静地收拾东西,却有几个人主动围上讲台,脸上带着小心翼翼的期待。有问题的、来表达对学长崇拜的,还有带着其他心思的。

其中一个看起来有些羞涩的女生站在陈越旁边,低头掏出手机,犹豫了一下才抬起头,轻声问道:“学长……能加一下你的微信吗?有些问题想请教。”

陈越低头看了她一眼,表情没变,礼貌的同时又很有距离感:“我就在楼下培训室,你有什么问题直接过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