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之人,很多时候,一念之差,便是永不再见。
缘分二字,不过是不知如何回答时的一句托词。
“沈晚,一路珍重。”
*
三年后。
“娘子,快看,今日的鱼好肥呢!”
沈晚伸了个懒腰,将盖在脸上的书拿了下来,懒洋洋地从躺椅上站了起来。
问夏提着一尾鱼,得意洋洋地迈入院中,“好多人想要,周嫂特意留给我的。”
沈晚扫了一眼她手中提着的那条鱼,果然十分肥美。
“晚上给她送一坛子新腌的酱菜吧。”沈晚接过那条鱼,“这条鱼煲汤如何?”
“好啊。”问夏拍了拍手,“现在这个时节喝上一碗热乎乎的鱼汤最舒服了。”
……
离开南阳三年,她与问夏以姐妹相称,在南方的一处小城住下。
这里四季分明,民风淳朴,周围的人并没有因为她们是外来人就刁难她们,反而心疼她们两个弱女子辛苦,能帮上忙的都会帮上一把。
她过得十分舒心。
唯一有些烦恼的事,隔壁的周嫂太过热情,总是想给她与问夏介绍夫婿。
“你们两个弱女子,家中没个男人怎么行。”周嫂总是苦口婆心,“总要有人撑场子才是啊。”
她烦不胜烦,最后只好说自己早已有了夫婿,但夫婿死得早,她已无心再嫁。
这个理由说出来后周嫂倒是安静了一段日子,但最近不知为何又动起了心思。
“你还年轻,难道要为个死了的男人守一辈子活寡?”
她虽然知道周嫂是好心,但对这种论调实在有些听腻了,这些日子都躲在院中,生怕出去了碰到周嫂,又被对方拉着说上一通长篇大论。
沈晚将鱼汤端上桌,喊问夏来吃饭。
她一边盛汤,一边说道:“一会你去送酱菜给周嫂。”
问夏却有些尴尬地咳了一声,眼神有些飘忽,“还是娘子你去吧,我今日见着周嫂,她拉着我非要把自家侄子介绍给我,我好不容易才抽出身……”
“……”
周嫂爱说媒,不仅仅是针对她们。周遭但凡有适龄却还没成婚的女子,她都替对方操碎了心。
沈晚有些尴尬,她这些日子没出门,周嫂逮不到她,只好把力气都用在了问夏身上。
“算了。”她叹了一口气,“我的确好些日子没出门了,今日就我去吧。”
用过夕食,她抱着一小坛子酱菜去周嫂家串门。
周嫂家就在她住这的小院隔壁,走两步就到了。她走到门口,伸手敲了敲门。
“周嫂,你在吗?”沈晚扬声喊道。
没过多久,门就被人从里头打开了,露出一张熟悉的和善面孔。
“周嫂,”沈晚笑了笑,举起怀中的坛子,“我来给你送一坛子新腌的酱菜。”
“哎呀,这么客气做什么。”周嫂笑着接过那坛子酱菜,却没有要请她进门坐坐的意思。
倒不是沈晚想进去,而是周嫂平时极为热情,每次见到她都会邀请她去家中坐坐,今日却有些反常。
里头还隐隐传来几声交谈和男人的笑声。
“周嫂家中有客人啊?”她随口问道。
“是啊。”周嫂笑得很是开怀,“我侄子带着他好友来看我,正在屋中呢,所以今日不能请你进屋了,你千万别介意。”
沈晚乐得轻松,摆了摆手,“那我就先走了。”
她正要转身,忽然听到门内有人问道:“有人来了吗?”
周嫂回头解释:“隔壁的邻居,来送酱菜。”
“那怎么在门口不进来?”那个男人大约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