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别老是舍不得吃,留半天,上次桃酥不就长毛了。我妈给我寄的东西,有您的一份”。
看着两人相处,颜希感觉当时自己做对了,孙婆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也有了活着的动力。而杜燕这知青在村里有人照应,不用担心受欺负。
杜燕家里是疼姑娘的,就看下乡这么多年,每月的包袱从来没断过。当然她人也不错,每次去县城都会找小路和花花,次次不空手。
之前她想要一块鹅黄的布料,供销社没有,小路倒换一块,这次让她带回来。
院门口传来说话声,抬头一看,之前跟颜希关系不错的来了孙婆婆家,一进门,春花率先说道,“怎么不带小路他们回来,小胖在家总是念叨”。
“对了,两个孩子在城里小学跟得上吗”?
二壮媳妇接话,“嫂子,以小路他们的聪明劲,在哪都差不了”,看向颜希,“最近他们又有啥好消息”?
其他人也两眼放光地盯着她,颜希越来越像炫娃狂魔靠近,轻咳一声,从包里拿出一份报纸,“县里前一段时间安排记者采访两个孩子,还登报了”。
大伙被这消息砸得不轻,反应过来死死盯着报纸,“杜老师,你给读读呗”。
杜燕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个事,心里想着以后进城每次都要问他们有什么好事,再次感叹,小路他们跟普通孩子真是不一样,别的孩子恨不得宣传的人尽皆知,他们是不问绝对不会说。拿过报纸,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
上面还提到我们小赵村小学,可了不得了,我们村岂不是出名了,那可是县里都知道。
是啊,是啊,这次又有的吹了。
建军家的,还有别的喜事吗?
让我想想,倒是有一件,这次县里期中联考,小路考了全县第一名,花花考了全县第二名,学校一共奖励他们90块钱。
第83章 支书进城
要说刚才的消息大伙震惊,那这个就是爆炸级的,怀疑自己听错了。
一个大娘一拍大腿根,“我滴个乖乖,城里读书还发钱啊,竟然有这好事”。
杜燕笑着说,“那当然啊,我上学那会成绩好学校会给奖励的”。
春花羡慕地说道,“第一次听说上学不花钱还能挣钱。我不也不指望小胖能挣钱,考试考好点就行”。
杜燕自从当了老师,教育课张嘴就来,“嫂子,在家里也要监督孩子认真写作业,学校家庭缺一不可。有的孩子一开始成绩不突出,后面会突飞猛进”。
谁家里没个孩子,大伙听得超级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