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索性就不管了,接下来三天一家四口把首都景点逛了个遍,姜建军坚持每个地方都要拍照片,等逛完发现厚厚一沓照片。
要问买房子不是把钱都花光了吗,怎么还有钱装修和玩。这都来源于小路和花花的赞助,两人把存的钱拿了出来,大几千呢。
姜建军总共一个月的假,马上要到回去的时候了,“我不能送你报道了,孩子也需要你多操心,有什么事要及时告诉我”。
颜希第一次知道他原来这么啰嗦,“放心吧,既然我选择来首都上学,肯定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之前在县城医院的时候我们过得也很好”。
“所以安心走你的,为了我们,照顾好自己,出任务的时候一定千万个小心,给你的药随身装好”。
头一天晚上,姜建军热情不行,翻来覆去折腾颜希,直到她实在受不住,连连告饶,才放过她。
颜希实在累得睁不开眼,本来还想早起给姜建军做顿早饭,直接没起来,等她睡醒天已经大亮,看到桌上留下的纸条,姜建军已经走了。
很快到了开学的日子,颜希本来想自己去,毕竟今天事情很多,但花花一直撒娇要去,并保证会照顾好自己,最后还是答应了。
颜希装好证件,一家三口溜溜达达往学校走去,一进门口,到处都是欢迎新生的横幅,来报道的人很多,大部人新生背着大包行李,手里拿着锅碗盆。
找到生物制药专业,有三四个老师坐在那,看到她眼前一亮,好漂亮的姑娘,“老师,我叫颜希,是这一届生物制药的学生,现在来报道”。
颜希,这个名字有点熟悉呢,找到她的档案,笑着道,“原来是你,我就说有点熟悉,是省状元啊,小姑娘加油”,低头看到两个孩子,“这是你弟弟妹妹吗,一家人长得都标致”。
“叔叔,这是我娘”,花花奶声奶气地说道。
老师们很惊讶,但良好的素质让他们没有过多打听,给她办好手续,颜希问道,“老师,两个孩子需要照顾,我丈夫是军人不在家,我想申请走读”。
第171章 开始大学生活
负责新生报道的老师为难地说道,“按照学校要求新生统一需要住校,这事我真做不了主,你找主任说说”。
带着孩子来到生物制药办公楼,在三楼找到主任办公室,主任姓钱,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这段时间忙碌新生的事情,已经好几天没回家了,颜希敲门的时候,他还在看新生的资料。
这是时隔十年之后招的第一批大学生,大伙还是很期待的,就想着好好培养,让他们尽快能给祖国做贡献。
尤其是他们专业,不属于强势专业,各省录取的尖子生选择的都是那些经济、计算机等专业,所以报考学生更要多磨炼,要让大伙知道他们院也不差。
听到她的名字,钱主任马上想起她的基本情况,因为她是学院收到的唯一一个省状元,因为她自己院也是扬眉吐气了,谁说他们招不到好苗子。
一脸和气地听完她的情况,钱主任思考好一会,咬牙同意,接着道,“我可以答应你,但是你要保证不能因为这耽误学习”。
等她走了,钱主任叹了口气,多好的一颗苗,要被耽误了。他觉得颜希一个人照顾两个小孩子,血学业上肯定会受影响,本来院里讨论要重点培养她,看来是泡汤了。
家里有小孩子的都懂,晚上你不能不回家吧,但他们专业是要进实验室的,这样的工作注定没法按时回家,通宵更是家常便饭。这不是说克服就能克服的。
钱主任那略带可惜的眼神,颜希也看到了,现在解释是无力的,还是用事实说话。
新生报道三天的时间,颜希是第一天报道的,第二天来到华大附属小学,找到校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