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潍县县城人,而是下面乡镇的地主富户之子, 他们都是家里有钱的人,常打着去县城买书的旗号, 跟家里要了银子, 约着一块儿到县城来玩乐, 顺便买些乡镇没有的新鲜玩意儿。

自从县试放榜之后,余知味的好友们纷纷得中,只有他自己名落孙山,余知味又跟他爹娘闹起来要退学,不愿继续读书。

他爹娘不愿意, 说:“家里又不需要你挣钱养家,我们有钱供你读书, 你就在私塾里好好念书便是, 考不中就考不中,多学几年说不定就考中了, 我们也不催你。”

余知味对读书是一点兴趣也没有, 他又不擅长这个, 每日在私塾里坐着浑身难受,再说他都快及冠的年纪了,马上就该说亲成家了,难道还要在私塾里混日子吗?

余知味这回是真的下定决心了,非要退学回来找点儿事干,总不能以后自己靠爹娘养,妻儿也靠爹娘养吧,自己又不是什么废物。

可余知味的爹娘自己做生意虽挣钱,但却觉得这事儿又辛苦劳累,又没什么地位,虽如今不歧视经商的人家,可终归还是官员士子地位最高。

见余知味铁了心要退学做生意,余知味的爹娘也发了狠,说:“你要做生意也行,我和你娘是靠自己白手起家的,你也得靠你自己,我们不会给你提供一文钱的本钱。”

余知味如今每日不去私塾了,便日日赖在食摊上帮忙,想要哄得爹娘心软,好改了心意。

那几位乡镇的学子到了县城,先去了有名的余家小食摊上吃朝食,说话间被余知味听见了,他是个自来熟的人,见那四人说不知县城最近有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便主动跟他们说:“那你们可来得巧了,咱们县城现在最时新的便是案首书袋,县城的学子都在买,货都卖空了大家都等着订货呢。”

辛盛怀疑那案首书袋的诨名是从余知味这传出来的,倒是真没冤枉他。

这四人都是那在学堂上混日子的,县试与他们没甚么关系,自然是没关注过今年的县试情况,便好奇的问:“什么叫案首书袋?”

余知味虽然不去读书了,可书袋他还日日背着,不装书本笔墨,装别的也是极好用的,他把自己身上的书袋拍了拍,说:“你们瞧,就是这个,今年县试案首的同款书袋,防水防潮又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