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娘给火盆里填上新柴,又帮着关好窗户,问:“表小姐穿衣可需要我帮忙?”

郭玉娘怕生胆子小,哪里愿意让这个第一次见的粗壮大娘帮她穿衣服,连连摇头,只捏紧了辛月的手偎着她。

辛月便说:“我会帮玉娘穿好的,胡大娘便放心吧,您帮姑母做完晚食便早些归家去,天色看着要不好,免得小满在家担心。”

“好。”胡大娘闻言便退出去帮着关好了屋门。

这包裹里的衣衫除了冬日的,还有些薄的春衫,辛月也怕郭玉娘年纪小,穿脱得慢待会受凉折腾得病了。

便不让郭玉娘自己动手,只让她脱了最外边的袄子,也不让她脱了里边的衣服,只把衣衫往上套。

大概估量一下余量就知道哪些穿着会合身,哪些得放一放,把需要修改的分开放着就去找宋氏交任务了。

郭玉娘没再跟着辛月去正房,自己跑到灶间便腻在她娘亲身边,偷偷跟娘亲说悄悄话:“娘亲,大舅家也挺好的。”

辛姑母揉揉女儿的脑袋,笑了笑说道:“这下不害怕了吧,你表姐性子好,跟郭家那几个姐姐不一样。”

5 ? 第5章

辛姑母又试探的问郭玉娘: “等你大舅母生下弟弟妹妹,娘亲要照看你大舅母,晚间就你和你表姐一块儿睡,姐妹俩亲香,行吗?”

“好。”玉娘抿起嘴角偷笑说:“我喜欢表姐。”

等辛姑母把晚食做好了,胡大娘便说今日不在辛家吃饭,趁着天还亮着便赶忙归家去了。

鸡汤还要在灶上多闷些时候,辛姑母便招呼家里的小辈们来帮忙端菜端饭,就连五岁的小玉娘也能帮忙拿着碗筷。

正房里支开了小桌子,摆了一圈的椅凳,几个人挤着坐得满满当当,辛长平高兴的倒了一杯酒,辛姑母也豪气的要了一杯。

见桌上的小孩嘴馋望着,辛姑母赶紧把酒瓶盖上点着指头说:“你们可不能喝,孩子喝了会坏脑子,以后不聪明了,过两日我做些醪糟甜酒,那个你们可以喝些,还能给你们煮些甜酒圆子。”

辛月和郭玉娘便期待得直点头,只有辛盛还望着那壶正经的黄酒念念不舍,他看了许多文人饮酒后挥毫拨墨的佳作,总觉得喝酒似乎对写诗词文章有加成作用,心中好奇总想实验一下。

这屋子里嘴馋得厉害的,尤其是辛月,她来这半个多月了,才终于见到了一桌正常的饭菜,诱人的香气飘荡着直往她鼻子里钻。

这副直勾勾盯着菜肴的样子,惹得辛长平都没时间酝酿祝酒词。

只得赶紧举起酒杯贺了一句:“今日虽非年节之日,但我们这些人聚在一起也算是小团圆,庆祝团圆,也庆祝月娘恢复健康,愿咱们家所有人今后都得安康!”

“共贺安康!”辛姑母跟着举起酒杯,其余人也端着茶杯凑趣,干了一杯后大家纷纷动起了筷子。

辛月更是拿出了幼时跟着奶奶去吃席的气势,飞快的把桌上的菜肴都尝了一遍。

“姑母厨艺真好!太好吃了!”辛月刚咽下嘴里的干笋子焖腊鸭,就迫不及待的夸赞。

辛姑母的前夫郭大郎是个心里有成算的人,每年农闲时别人大都是窝在家里猫冬,他却会跑到临近镇上的酒楼后厨去帮工打杂。

他还不要工钱只让管他一日三顿饭,白得一个劳力,酒楼的掌柜自然乐意,每日有些没卖出去的包子馒头大饼,还让郭大郎尽管带回家去。

郭大郎去酒楼干活,一来给家里省了粮食,二来每日里盯着后厨的大师傅做饭,能偷摸学点手艺。

就这么偷着学了几年,着实会了不少菜式,郭大郎便把自家的地租给别人种,他则拉着辛姑母给他打下手。

他们在十里八村当个乡厨,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