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辛大人家的铺子生意兴隆。”余官牙说了一句吉祥话,收好了两边交的税费,收拾了自己的纸笔也告辞离开。
隔壁那绸缎铺里据说十分难缠的老板安安静静的没有出现,辛长平便带着辛月开始仔细打量这铺子的内部构造。
这铺子是个木质的小楼,因为处在中间,左右都不见光便都是整面的墙,上二楼的楼梯开在屋子居中靠后的地方,之前的店主人在楼洞的正下面打了个柜台,后面越来越低矮的地方则是空置着,辛月便指着那里说:“爹爹,这里做些带门的柜子可以存放东西,也不显得乱。”
左右两边整面的墙,适合打两个整面的柜子,进门的两边可以挂上做好的成衣展示,到时候一楼卖成衣和成品绣画,二楼则中间摆上桌椅,两边摆上店里所有的布料,接待做定制成衣的客人,角落里隔出来一间小屋子做更衣室,方便给客人量体,来取衣服时也可以试试确定合身再取走。
辛月把这些设想都一一指着和辛长平说了,辛长平用心记着辛月的话,末了说了句:“我觉得月娘的想法极好,回去我画了给你娘亲看看。”
辛月停下叽里咕噜的嘴,爹爹和娘亲都会认真的听她说话,从来不因为她年纪小而觉得她胡闹,他们真的是很好很好的父母,这一刻辛月真的从心底认可了他们就是她的爹娘。
36 ? 第36章
看完了铺子, 辛长平把铺子重新锁上。
回到家里辛长平在纸上按辛月所说的格局布置画了图,宋氏看了后俱都满意,只是提出一点, 想要在一楼隔出一个小隔间来, 做净房用。
朝市街上的铺子每月都要给衙门交税费和杂费。
税费是从营业收入中百抽三, 这份钱是衙门收缴后登记造册,每到年底便要一级一级往上送,最后收归到国库的。
除商税之外,街上的铺面还按面积大小缴有杂费, 这杂费就是直接归到当地衙门自己的库房。
收了杂费,县衙便会派人在街上巡视, 维持街面秩序,还在街上规划设立了公共净室, 请了人每日洒扫。
只是宋氏爱洁, 那公共净室便是每日有婆子打扫, 也只能说是不太污糟,可跟干净是扯不上关系的。
若是偶尔出去,应个急用一下也就忍了,可日后她每日都要在铺子里,若都要去那公共净室方便, 宋氏便不太情愿。
铺子一楼本被楼梯占了些面积,若再隔个净室, 面积又得小些, 不过辛长平和辛月都没有意见。
辛月更是大力支持,还连声夸宋氏想得周到:“娘亲说得极是, 我竟没想到这点, 咱们这绣铺日后接待的客人, 大部分必是夫人小姐们,人难免有三急,咱家的铺子若是带有干净的净室,那怎么不算是对客人细致贴心的服务呢?”
宋氏本是想方便自己,听辛月一说也觉得有理,她往日去街上逛,都是捏着鼻子进那公共净室,她家的铺子若是自带干净的净室,那些同样爱洁的夫人小姐们,便是为了有个干净的方便之处,也会更愿意来自家的铺子逛,只要来逛了,宋氏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肯定能让客人们喜欢,愿意掏银子买。
辛长平便又在图上涂改,在铺子后面靠右的角落带着一扇小窗的地方添了个净室,有这扇小窗在,不用时便可开窗通风换气,免得只靠熏香,时日久了净室里难免攒出异味来。
这下图纸就处处都合宋氏的心意了,今日辛长平拿了八两银子去交了铺租,又给了余官牙一钱银子的税费,一钱银子的辛苦钱,开铺子的钱目前还剩十一两八钱。
还欠张大郎镖局兄弟的绸布八两银子尾款没结,辛长平这两日忙着找好了铺子,明日便准备抽空去把田地抵押给钱庄,把银子借出来。
宋氏想着这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