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乙一听,笑着说:“状元郎家的少爷吗?怕不是将来又是一个状元郎!老爷放心,我定好好把少爷接来!”
辛家出了辛长平这个状元郎,已经是改换了门楣,若是他儿子辛盛再中了状元,那这辛氏可就彻底翻身了,两代状元起码能保辛氏五十年,听徐乙这话辛家两兄弟自然高兴,辛长康笑着说:“借你吉言!”
辛长安瞧了眼弟弟,问:“单把盛哥儿接回来,那你家砚哥儿怎么办?”
辛长康一愣,是了,忘记自己大儿子辛砚也在黎山书院念书呢,他尴尬的笑了笑,问徐乙:“你那马可能坐下两个孩子?”
徐乙忙说:“我还有个同伴,骑着健壮的大青驴,跑起来不比我的马慢多少,我们一块儿去定能把少爷们都接回来的。”
徐乙快步跑回村口,何安胆子没徐乙那么大,没敢跟着徐乙一块儿混到辛氏族人里,一个人在长河村的村口牵着自己的大青驴和徐乙的老马。
徐乙忙拜托何安同他一起去接状元郎家的公子,何安自然没有不乐意的,那可是状元郎家的少爷,他这辈子也没见过这种人物呀,高高兴兴的随着徐乙一块儿又朝着来时的路返程回去。
而辛长安和辛长康两人架着驴车往潍县县城赶,先去了朝市街的锦绣阁把宋氏喊出来,宋氏一听自家夫君考中了状元,喜得眼角直掉泪,跟徒弟崔慧娘和掌柜齐菡娘交待一声便上了驴车。
他们架着驴车回到了辛家的宅子,今日辛月在家里,听见动静出来查看,见娘亲和二叔三叔一块儿回来,忙上去问:“娘亲,二叔、三叔,发生何事了?”
宋氏眼角带泪,但嘴角的笑合不上,搂着女儿高兴的说:“月娘,你爹爹他考中了,中了状元!”
辛月听了又惊又喜,前几日家里才收到爹爹的来信,说他考过了会试,排在第五,家里人已经是高兴至极了,谁知殿试爹爹竟然还能一飞冲天,当上了状元郎!
宋氏去屋里抱小儿子辛年,辛月欢快的跑去喊姑母,等一家子人都收拾好了,辛长安已经帮着把飞毛腿套上了车,两兄弟一人架着一辆驴车,带着嫂子、大姐和侄女儿、外甥女、侄子一块儿往长河村去。
辛月瞧这路线奔着出城去了,忙疑惑的问:“不去接哥哥吗?他还在书院里呢。”
137 ? 第 137 章
听说有人想要自家的喜钱, 主动帮着去接了哥哥和堂哥,辛月笑着说:“正好商行才从钱庄换了许多新铜钱,回去拿银子换一些过来, 家里定然要开流水席, 来贺喜的客人都发上一些, 给大家都沾沾喜气。”
听到这宋氏问:“二弟,家里给那报喜的官差多少喜钱了?”
辛长安回说:“叔爷提醒我要多给,我就包了一锭十两的整银锭。”
宋氏连连点头,如今她开的两个铺子加起来每月都能收益二、三百两, 便是给掌柜和辛月分完红,她也还剩下一、二百两。
这还不算何令芳在京城开人偶铺子的那份收益, 自从有了人偶盲盒之后,那一间人偶铺子每月的收益比锦绣阁和锦衣坊加起来还多, 何令芳每季度给锦绣阁汇一次分红, 每回都有几百两。
宋氏拿着汇票去钱庄提银子, 才知道何小姐的话本铺子竟然也有自家女儿的股份,话本铺子给女儿汇的分红也不比人偶铺子少多少,如今都不用等辛氏商行扩大规模,辛月的个人收入早都超已经过了全家的收入了。
宋氏自去年买了宅子掏空的家底,如今竟又攒下了上千两。
那么些银子存在钱庄里, 宋氏再也不是那为了几两银子愁得睡不着的人了,于是大方的说:“应该的, 应该的, 官差从京城跑来甚是辛苦,你大哥不在家, 这办喜事、宴席就都交给你了, 待会我先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