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1 / 2)

别问,问就是病了。

除了纯贵妃,从前风光无限的嘉贵人也不在。

“纯贵妃前些天还好好的,怎么忽然病了?”娴妃拉着愉妃的手问。

娴妃入侍潜邸最晚,她于雍正十二年成为宝亲王的侧福晋,转过年便搬进后宫,成了娴妃。

她并不知晓当年发生了什么,可直觉告诉她,纯贵妃这回出事多半与鄂妃有关。

愉妃一向得鄂妃照拂,与鄂妃交好,想来应该知道一些。

结果愉妃比她还懵:“纯贵妃病了,什么时候的事?”

娴妃:好吧,傻人有傻福。

九阿哥满月礼之前,先是传出嘉贵人病重的消息,而后又传纯贵妃病重,东西六宫还没反应过来,两人早已挪出皇宫去畅春园休养了。

畅春园还是圣祖爷在时修建的园林,早年阔过,但两代下来早已衰败得如同冷宫。

皇上嫌弃乾隆三年进宫的那批秀女,也只将人送去圆明园看房子,这时候被扔到畅春园养病,还能回来吗?

纯贵妃还好,一直跟她不对付,可嘉贵人曾经在她麾下。娴妃好慌,生怕嘉贵人熬不住,说出对她不利的话,把她一并带去畅春园。

娴妃日夜惊惧,终于病倒。

病重之后又听说魏贵人在御前失宜,被罚了一年例银,给鄂妃接生的鄂太医被逼告老,纯贵妃身边的丹芷和嘉贵人的心腹彩云没有跟去畅春园,被内务府寻个由头送进了慎刑司。

娴妃把这些天的不寻常拼凑在一起,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东西六宫本来是一皇后、两贵妃、四妃和六嫔的配置,全盛时满编,甚至有人猜测,皇上会因为生育的功劳将原来的嘉妃破格晋升为贵妃。

谁知四年过去,皇后薨逝,两个皇贵妃薨逝,两个贵妃一个被降回妃位,另一个避居畅春园养病,生死不明。

只妃位有两人,分别是娴妃和愉妃,嫔位也多空缺。

皇上忙于朝政,仿佛顾不上,却每日抽空去咸福宫教九阿哥翻身,然后顺理成章留宿。

鄂妃出了月子也不肯管事,只一味狐媚惑主,皇上便将协理六宫之权扔给了娴妃和愉妃,大半年都不曾召幸其他妃嫔。

后宫是皇上的后宫,皇上都不管,太后也懒得管。

直到大阿哥自请去给先皇后守陵三年,三阿哥忧惧而死,太后数着自己为数不多的孙子,终于向皇上提起了大封六宫之事。

鄂婉生完九阿哥,乾隆便向太后提过,晋封鄂婉为贵妃。太后拦着不让,拿金氏举例子,说金氏生下皇上登基之后的第一子,也只封了嘉妃。

“鄂妃乾隆十年才进宫,资历不够,儿子也不够。”太后到现在还记得乾隆十年大选,是自己留了鄂婉的牌子,皇上似乎并不愿意。

谁能想到,四年过去,鄂婉勾住了皇上的魂儿,不但生了儿子,还差点封贵妃。

生一个儿子就要封贵妃,再生一个,岂不是要封皇贵妃?

眼下鄂妃几乎独宠,生几个儿子太后都不意外,太后只怕这个祸国妖妃母凭子贵封后。

大清的皇后,不是出身蒙古王室,便是上三旗的贵女,怎么能沦落到要一个下五旗出身的女子正位中宫。

太后绝不答应。

在这之后,母子俩赌气,谁也不提大封之事。

谁先提谁就输了,如今太后知道自己输定了,可输也是有底线的:“皇上宠爱鄂妃,想要给她贵妃之位,给就给吧。但娴妃是先帝指给皇上的,侍奉皇上多年,总不能让她屈居鄂妃之下吧?”

乾隆点头:“娴妃资历够了,却无生育的功劳。”

太后:……不同意你点什么头?

再说这个生育的功劳,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