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2 / 2)

促成邪因缘。

人生而弱小,总不免因无奈生怨怼,因无能生狂怒,因对世界认识不清而胡乱抓因果。

由于境界不足够,有人哪怕一生行善,遵循正道,也不过是像曜泽洞的人一样,把本该被自己消化的邪因缘,倾泻到别人身上。他们的因果在自己的道论体系里是自洽的,但放在更大的背景下,却漏洞百出,于世界来说,也是错误的因果,是邪恶源头。

这便是弱的罪孽所在不明理,不识道,自信满满或无知无觉地犯下恶因,种下恶果。归因错误以致好心作恶的善人,和肆意行凶的恶人,对世界造成的伤害并无不同。

所以,归根结底,人和邪气息息相关,互相依存,不可分割。人才是邪气存在的因,也是果。有因就有果,邪气生生不灭。

历任佛子所做的事,是用功德化解那些邪因造就的果。但功德无非是前世种下的善因,结成的果本应开遍九洲四海,却聚集在一人之身,用来化解邪果,过程中,邪气不免在九洲四海滋生。

可以说,佛子们所做之事,不过是牺牲一人一世,人为插手,去平衡这世上的正与邪,不让邪果聚积爆发,造成过于惨痛的劫难。

这是个无奈之时行之有效的办法……却不能拔本塞源、一劳永逸。

静善大师是亿万年来悟性最佳的一位佛子,她曾经深刻地看透这一点,并试图解决。

放邪气入元神。凌韵至今才知,静善大师的方法,其实领先她几万年,已然走在正确的路上。

黒舍利不是生灵,没有识府,所以当它化作宗门,天下都在它囊中。那么若是人也没了识府呢?

黒舍利没有灵魂、没有元神,却不会溃散,保持着完整的记忆和神志。为何人就不能?

修仙界的共识是,人没有识府没有灵魂,就死了。

但修仙界还有个共识:飞升只是个传说。

若要打破第二点,是否也应该推翻第一点?

或许曾有人想过,但从未有人敢于尝试至少没有人成功过。静善大师曾打破识府,纳邪气入识府,也纳万物入识府,可却在第二步失败了她死了,却终究是死了。

而现在,凌韵需要悟透静善大师打碎修仙者亿万年来视为最后防线的边界,却最终没能悟透的东西。

凌韵闭上眼睛,屏蔽感知,前世今生从她脑海里消失,她的世界空旷而辽阔……只剩下她的心。

她曾经数次对凌无源、对珞矶、对自己说,修道修的是心。

何谓修心?

修心是向内构建世界。

凌韵的识海中,如同神迹一般,拔地而起一座孤岛,立于平静的心海之上,与外面立于须弥海之中的九洲四海轮廓一模一样。紧接着,就像是基于庞大数据的加载建模,它的细节被不断优化精细,从各大洲海的地貌,到不同板块的城邦人文,到更为细致的市井人烟,全部栩栩如生。

珞矶瞠目结舌看着这壮观的创世景象。

和赵名昔以笔创世不同。赵名昔借助了全人类的想象和信仰,让世界自己诞生灵智,自己补足规则,就像是上帝绘制了人类的骨架,将复杂的血肉交给大自然的进化。可凌韵,是徒手创建了一个完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