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选址,把这水磨坊当做这水渠路线的分支来修建。徐福则打个下手,负责修建这磨坊屋子、木轮车、磨盘这些。”
宋冬和徐福领命,依言前去操办。
修建水渠的第一步,还是招工。南沧县的村民们只觉得今年日子过得分外红火,本来以为秋收后没甚事情做,也没有进项,没想到县廷府开始招村民去修水泥路,给十文钱一天的工钱。水泥路修好后,村民们正遗憾少了一个美差,可没想到,县廷府又招人开始修水渠,还是十文钱一天!
这下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南沧县的百姓们蜂拥而至。修水渠好啊,谁不想把水直接引到农田,能省多少功夫!可村子里的小溪水量不够,玉带河远在城外十里,从十里外引水修进各个村子得花多少力气?得花多少银钱?农民们也就做梦时候想想。
万万没想到,祖祖辈辈都没来得及看到的事情,他们这一代却成真了!对于修建水渠,南沧县民们爆发出了巨大的热情,互相督促着,谁也不会不卖力。
因这次修水渠是个大工程,招收人手太多,有一些长都郡城的农民和匠人也被吸引了过来。他们有的在水灾中失去了土地,有的失去了做手艺的工具,秋冬时留在长都郡城也没个生计,只有一身劳力能换钱,又听人说南沧县人的日子过得红火,索性一咬牙一跺脚,奔着南沧县来了。花个几文钱赁个村里的破屋子,哪怕报名去修水渠,不还又管饭又给十文工钱吗?做上一个月,那也足足三百文,够在村子里安置一个小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