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2 / 2)

她从第一行倒数往上看,最后终于在第一行第一个看到了熟悉的名字。

赵郁第一名!

忽然有人高喊。

“案首的赵郁是哪位!”

即便是小小的县试,各位学子们也有自己的文学圈子,大多都互相认识或者都为同窗之谊,而赵郁就好像突然出现的人物,大家互相探讨了几句也不知道名列第一的赵郁是谁。

就在所有人谈论着赵郁是谁时,一个突兀的声音响起,带着不屑与妒忌。

“哼,也不过是一个庶出贱婢之子,谁知道他怎么考出来的!”

……

作者有话说:

也不知道啥时候我也能拥有一篇长评啊……

第一百一十九章

这话用心不可谓不险恶, 时下大魏依然重嫡轻庶,嫡出的子嗣无论如何都比庶出高贵,庶出的儿子即便比嫡出的儿子更有出息更有天赋, 但大多人家依然看重的是嫡子,除非有些人家没有嫡子才会退而求其次培养庶子。

而就算是培养庶子也会把其更名到嫡母名下, 不管如何都要有个嫡出的名头。

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个直接在众多学子面前将赵郁身份揭穿的人用心多险恶。

果然, 此人话音一落, 在场众人哗然, 大家窃窃私语起来, 虽然声音都不大, 但言语讨论之间俨然都在讨论一个庶子考了县试第一的事是多么奇怪和复杂。

“我当以为这赵郁是何方神圣,原来只是个庶子。”

这句话几乎是大部分学子心里的想法,而有些心高气傲的察觉自己考的名次还不如一个庶子后, 心中越发不开心了,言语之间多有诋毁之意。

槐舟眼睛看得清楚,耳朵听得更清楚, 于是就更加生气了, 她骂骂咧咧, “庶出又怎样, 还不是考的比你们好,你们这群井底之蛙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赵郁多厉害, 是未来的国之栋梁,是大魏的肱骨之臣!我呸!如此眼高手低也难怪考不出来!”

槐舟说的一点儿也不客气, 可惜她说的话再多那些学子也听不到,而唯一能听到的赵郁却被她毫无保留话弄得不得不举手扶额。

这也太夸张了……

而最初说赵郁庶出, 还隐隐暗喻他作弊的考生此刻大言不惭的在人群中说着赵郁的出生是多么多么卑微, 他这个人是多么多么差劲, 那些心里阴暗妒忌赵郁考第一的人便应和这他的话,恨不得把赵郁拉下第一好让自己上去当当这案首来,更有甚者言语之间还要找考官检举赵郁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