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直以为阮医生是心外科的专家,上次开胸手术做得那叫一个行云流水。

国内现在脑外科医生屈指可数,更别提像阮医生这种还精于心外科的医生。

阮安宁点点头,神色一派淡定。

“对!我已经整理了一些相关的学术资料,到时候可以先给医院方面过目后再发表。”

现在的医学学术评价体系并不完整,而且在国内发表期刊论文的人很少。

一般都是医学体系内的科研人员直接完成内部技术报告或协作项目总结就行。

阮安宁穿书前,能爬到国际顶尖脑外科医生的位置,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她操刀厉害,学术方面的成就也不低。

曾发表过SCI论文不下于30篇,H指数168,她提出的某些学术性观点,被引用19万多次。(此处作者搜过相关资料)

她在后世厉害,但在这个并不完善的医学体系年代,她的那些论文很多都不能拿出来。

就拿通讯打比方,现在的大环境只有电话作为通讯工具,你却拿出一个后世的5G手机出来。

哪怕你的手机再高端,很多功能你用不上。

“阮医生,您说的是真的?”

学术论文啊!那是多宝贵的资料。

康启舟恨不得现在马上跑到院长办公室去分享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不过,现在他的自信心已经被打击得所剩无几了。

康启舟已经想好了,召开全体医生大会。

死也要拉个垫背的!

他要把全体医生拉下水!一起承受阮医生这天才的万点暴击。

第135章这分明是故意的

“自然!”

阮安宁从不说大话。

十分钟后,阮安宁从康启舟办公室出来。

康启舟亲自带她去了办公室,就在四楼第二间。

他们是师级的野战医院,规模并没有军区医院那么大,脑外科虽然有,但技术有限。

阮安宁一到脑外科就发现了。

脑外科有一名脑外科医生葛炎,年纪40岁左右,见到阮安宁过来,他并未放在眼里,甚至隐隐有几分轻视。

“葛主任,这是阮医生,她过来暂任脑外科医生一段时间。”

具体多少时间,康启舟也不明确,只知道这是军部的通知。

“康医生,你确定阮医生不是来当实习医生的?”

葛炎一脸怀疑地打量着阮安宁。

像阮安宁这年纪的女孩子,都在医院当实习医生。

年纪轻轻没有临床经验,哪里够资格做医生?

康启舟知道葛炎并不相信阮医生,他也没急着解释。

哪怕解释,估计葛炎也不会相信。

还不如让他自己等着被阮医生打脸。

于是康启舟笑得不怀好意。

“对,葛主任,我十分确定!”

交代完康启舟踩着六亲不认的步伐离开了脑外科。

他等着看葛炎被脸的样子。

康启舟离开以后,并未将阮安宁当一回事,只丢了一些资料给阮安医自己看。

那些都是过往的脑科患者的病历,葛炎笃定阮安宁看不懂。

阮安宁并未把葛炎这种轻慢的态度放在心上。

她拿了那些资料就回了自己的办公位上,认真看起来。

期间还标注了一些问题,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

葛炎巡查病房回来办公室时就看到阮安宁在病历上涂涂画画。

他脸色瞬间沉了下去,走过去正要开口训斥。

却在看到上面标注的那些见解时,陡然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