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引来了一片连锁反应。
五皇子睨了一眼江安宇:万万没想到,这宋三居然如此狗腿!
随后也大声喊道:“支持李庄头,支持加庄规!!”
那声嘶力竭、青筋暴起的样子,让周围的庄民都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演得太不用心了!
*
说远了,拉回现在。
宋琦瑶回来的第三天,又带着蹦蹦跳跳的小安荣,来体会了一把当“班主任”的快乐。
原本以为那群淘小子,最近没有自己时不时地给他们念咒,一个个的定然早撒了欢。
结果她到书斋的时候,却看到孩子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王大人的课。
颇有些遗憾的宋琦瑶叹了口气:看来今日是铩羽而归了。
正准备转身离去,不想王大人却叫住了她。
接着就告诉了她这个惊天噩耗!
不对,是惊天喜讯!
王大人颇为慈爱地看着正在吃糕点的小天才,给宋琦瑶讲述了他的发现。
半个月前的一天早上,无聊的小安荣迈着小短腿带着一串丫鬟婆子跑到了书斋。
正好碰上刚下课的王大人。
没有子嗣的王大人看到这个小团子,忍不住将他抱了怀里,轻哄了几句。
小安荣眨巴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好奇地注视着王大人手上的书卷。
王大人一时来了兴致,便教了他两句《三字经》,还教他认自己的名字。
没想到过了两三日,小安荣又来了,不仅记得“人之初...习相远。”
连自己的名字都认得出来。
甚至王大人故意将江字少写了一点,也被他看出来了。
王大人大为震惊,又如此反复试探了几次,发现江安荣小朋友当真是天赋异禀。
大惊之下,便有了想法。
他在安国公府也待了些时日,知晓江安荣被养在了宋琦瑶的院子里,今日好容易遇到了宋琦瑶,连可都顾不得上便先告知了此事。
宋琦瑶听后,使劲地开始回忆,原书里有提这几个月前还只会喝奶的小子,是个天才吗?
但很遗憾,没有...
难道是自己穿来的翅膀挥动得太厉害了?
宋琦瑶还没理清自己的思绪,王大人便又道:“老夫人,小公子天资聪颖,如今也已满三岁,下官虽不才,但自认学识还算不错,不知可否让小公子拜在下官名下?”
宋琦瑶还没反应过来,王大人又极力推荐了自己一番,像是激动地迎着风的帆,滔滔不绝地把江安荣今后的学习计划都安排满了。
宋琦瑶连忙叫停,“王大人,这...安荣才三岁,如今便开始学习是不是略早了些?”
王大人摇头道:“老夫人,不早了,京中大户人家的孩子,多在这个时候便启蒙了,再说小公子就算开始读书,也不过的先识识字、背背童谣罢了。”
最终在王大人的再三、真挚的劝说下。
宋琦瑶严肃地选择了拒绝!
这古时候的小孩子已经够可怜了,没有双休不说,先生也真的会拿板子打手心的。
小安荣既然有此天赋,是为了让他读书的吗?
是上天想让他少吃些读书的苦啊!!
宋琦瑶实在使不得让这么小的孩子,这么早就去接受那些填鸭式的教育。
再说俗话说得好啊,笨鸟先飞!
那聪明的鸟儿,自然是等休息好了再飞就行!
所以宋琦瑶坚决要等安荣六岁以后才给他启蒙。
并拍着胸脯保证在那之前自己会好好教他的。
她不说最后一句还好,说完最后一句,王大人素来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