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师兄毕业后不久, 顾熠自动成了朱门大师兄,朱教授专门把麻烦的学生交给他带, 原先在朱教授眼里很不靠谱的顾熠也逐渐变得靠谱起来。

顾熠:“……”

其实他也不想的。

事实是,在朱教授的学生里, 他年纪最大,资历最老?,还是传说中?的化院十?狂里唯一一位仍在校的。

“化院吉祥物”也就罢了,还有人说他“饱经风霜,透着历史的沧桑”。

针对这?一理论,顾熠唯独想强调一点:他还活着。

果然,师弟的研究被朱教授批得一无?是处,嫌他文献不看实验不做,顾熠不由?回忆起了自己被朱教授嫌弃的时光,感慨人生果然是个循环。

顾熠翻了翻就瞧出问?题了:“老?师和你?说过了吧,这?项研究已经有结论了,在……”

顾熠思考了片刻就抽出一本刊物:“在这?。”

其实朱教授骂得有点没理了,师弟只能说是比较倒霉,他的研究和旁人已经发过的论文重叠了,他启动的时候,人家那篇论文还没发。

“我怎么这?么惨?”师弟一边感叹,一边默默看向顾熠,“顾师兄,你?这?边还缺人吗?我可以?帮你?整理整理数据跑跑腿。”

找顾熠求救只是向顾熠哭诉的途径,他的目的是让顾熠的新论文挂个名,几作都行?,因为据院内传闻,顾师兄这?篇论文又打算投《Nature》。

今年各高校化院投出的第一篇《Nature》属于S大的团队朱教授学生之一的夏师兄主导的。

而顾熠这?边,专心?致志在京大搞研究之后,他出成果的速度虽然不快,论文质量却相当有保障。

之前那篇《Nature》在化院引发了一阵轰动,顾熠给帮过忙的师弟师妹们都加上了名,虽然产生的效果微乎其微,但《Nature》毕竟是《Nature》,要他自己写一篇《Nature》,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顾熠现在在做的这?项研究也打算投《Nature》,就算不能登刊,那也意味着,在他心?目中?,这?是一篇够资格登上《Nature》的文章。

化院博士生私下里都会讨论,顾熠究竟点亮了哪棵智慧树。

比他晚入校的化院生,几乎没人没听说过顾熠的传说。

和其他人相比,顾熠只是海外留学的履历略差了些?,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不能去,只是副业太忙碌罢了。

他在国内高校要比出国更自由?些?。

不管是当演员的成就,首次触电导演就拿下的高票房,还是目前以?一作发表的论文,都会让其他人产生和他在的是不是同一所化院的错觉。

就算这?两年顾熠很少在娱乐圈露面,关于他的报道却始终没有停过。

……

顾熠手头这?个研究快结束了,确实没有什?么需要师弟帮忙的地方,但他和对方承诺,如果下一篇论文需要对方帮忙的话,他会第一个找对方。

顾熠估计,他博士毕业之前,最多也就再写一篇论文罢了。

“老?师,我现在有点后悔在学校的时间太短了。”

当顾熠这?么说的时候,朱教授静静瞥了他一眼:“不在学校也好,不然科普片哪里来的?”

顾熠:“……我的价值就只有这?些?吗?”

他发现了,科普片拍完之后,朱教授衡量他的数量单位立刻变成了科普片。

虽然顾熠自己对科普片的最终效果很满意,但他个人认为,他在化学领域创造的成绩绝对不止于此。

“论文写好了吗?”朱教授问?他。

“写完了。”

写完之后,顾熠先发上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