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昀听他冠着王姓,才知谢从隽是天潢贵胄,忙跪下行礼:“属下失礼,不知”

谢从隽一双眼风流俊逸,笑起来时更是如此,他道:“不必多礼,本郡王很喜欢你,你像我看过的一个话本里的豪杰侠客。”

那日,赵昀用了不到一刻钟的工夫就驯服了谢从隽挑选的那匹红鬃马,成为他的副手。

随后不就久,谢从隽带军潜入雪海关,奇袭宝颜屠苏勒的军营,借着狂野秋风,烧尽敌军的粮草。

前方裴承景即刻起兵生事,不到三日,就夺回雪海关的控制权。

这一场仗打得迅疾又痛快,以极小的代价就给了屠苏勒军队以重创,梁国军队也因此重新燃起高昂的斗志。

谢从隽与赵昀相识于军中,又一起并肩作战过,很快就成了好友。

从赵昀口中,谢从隽也得知了他兄长赵暄的往事。

庚寅年科举舞弊案,赵暄死于牢狱之中,所有人都以为他是畏罪自杀。

可赵家上下一直都相信赵暄的品行。

别人不知道,赵昀却清楚,赵暄寒窗苦读十数年,说头悬梁锥刺股都不过分。如果他是那投机取巧之辈,平日里的辛苦与努力岂不显得可笑?

他一心认为赵暄是冤枉,千方百计找到当年的主考官裴文,想要替兄长报仇。

此时的裴文早就辞去兵部侍郎一职,在边关戍守,恰逢流年不利,匪寇丛生,边关军营招兵买马,赵昀趁机入伍,成为了裴文军营的一名士兵。

赵昀自恃有些功夫在身,一直想找机会刺杀裴文。

他得知裴文有个习惯,每日入睡前会吹半个时辰的笛子,边疆没有他的知音人。所以裴文吹笛时喜好独自待着,身边没有侍卫。

赵昀盘算来盘算去,觉得这是最好的下手时机。虽说风险一样难以估量,但为了兄长的冤屈,值得他以命相搏。

最后自然没有得手,赵昀想法还是太天真了些,刚刚进到裴文的营帐,他就被裴文的近侍擒住了。

裴文不知他为何要来刺杀自己,就问了他的名字。

赵昀没说自己的名字,只冲着他喝道:“我大哥叫赵暄!你还记得他么?”

裴文脸色轻轻一变,沉默着打量了他片刻,道:“本将军记得,你跟你大哥长得很像。”

令赵昀意外的是,裴文没有处置他,也没有为当年的事情做辩解,他只将赵昀留在营中,偶尔会指点一下他的枪法,也教他一些自己擅长的刀法,告诉他,练好了本事,再来向他寻仇。

后来赵昀设法刺杀过裴文无数次,次次以失败告终,一开始是他技不如人,渐渐地,他是对裴文下不了杀手。

正如他一开始回答谢从隽的那样,他知道,裴文是个好将军。

裴文没能给他哥哥一个公道,是罪魁祸首,可裴文在将士百姓眼中,确实又是一个好将军。

赵昀时常很纠结,不知这世上什么算对、什么算错。

谢从隽听了他的故事,说道:“你想讨回公道,待走马川的战事结束后,不如随我回京都去,请官府重新调查当年科举舞弊一案。”

赵昀眼神一亮,问:“郡王爷愿意帮我?”

谢从隽摇摇头,看赵昀眼神又失望地黯淡下来,觉得好笑,晃荡起腰间的玉佩,说:

“我没什么才能,在京中也不敢过问朝廷的事,不过我有一个朋友肯定会帮你。明年开春科举,他必能折桂,成为新科状元郎。”

赵昀听谢从隽称赞那位朋友,竟比称赞自己还要尽心,笑了一下,问道:“他是谁?我到时该怎么去拜会才好?”

“他叫裴昱,到时你送些糕点过去就好。他这人看着正儿八经的,但极嗜甜食,有时候我都怕他烂牙齿。”他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