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厂长,林染染有些担心:“咱们哪有那么多车拉煤炭?现在就一辆卡车,两辆马车。”
“我打算再买两辆二手拖拉机,让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学开。”纪君骁胸有成竹,“我跟煤矿的李矿长打过交道,他说可以先欠着煤款,等咱们把运费结了再还,这就叫借力打力。”
林染染笑道:“你呀,胆子越来越大了。”
真不愧是男主啊,作者太偏爱他了。
“不大点哪能挣钱?”纪君骁刮了下她的鼻子,“对了,我还跟张厂长打听了,他们厂需要大量耐火砖,咱们砖厂要是能烧出耐火砖,以后就不愁销路了。”
烧耐火砖可不是件容易事,需要特殊的黏土和火候。
林染染连夜翻出县里图书馆借的技术书,研究了半宿,第二天一早就带着杨大牛去山里找黏土。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天后,他们在黑风口找到了合适的黏土。
林染染亲自守在砖窑旁,控制窑温,试验了七次,终于烧出了合格的耐火砖。
水泥厂的张厂长来看过之后,当场订了一万块,说要长期合作。
这下可把村里的人都乐坏了,以前吃不饱饭的穷山沟,现在居然能跟国营大厂做生意,大家看纪君骁和林染染的眼神都充满了敬佩。
转眼到了年底,村里的集体账户上已经有了三万多块钱。
林染染用这笔钱给村里盖了新学校,买了拖拉机,还修了灌溉渠。县领导们来视察时,夸他们是农村致富的带头人。
“媳妇,你说咱们明年是不是可以把生意做到地区去?”纪君骁搂着她的腰,“我听说地区要建纺织厂,需要大量的砖瓦和运输服务,这又是个机会。”
林染染靠在他怀里,看着远处的灯火:“嗯,我相信你,你以后还会把生意做到京都甚至是全世界。”
纪君骁抱紧她,“那是因为我娶到了这么好的媳妇。”
正说着,杨大牛打着手电筒跑来了:“纪大哥,林书记,地区供销社打电话来,说要订咱们的高粱酒,要五十坛,说是过年给职工发福利!还有蛇王酒,也要两坛,说招待贵宾用。”
“好!”纪君骁和林染染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喜悦和希望。
新的一年,政策越来越宽松,个体经济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