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和豆沙粽,栥粽二文,后两个是三文。”裹着灰头巾的船娘回答。

“十个栥粽,五个蜜枣五个豆沙的。”孟父把盆递过去,“给,你给我捡,我来数钱。”

“孟东家,买这么多粽子?你家的小尖婆嫁出去了,今年你家就剩三个人,买二十个粽子吃得完?”桥墩旁,一个吊梢眼的妇人高声问。

孟父看过去一眼,这是他家对门的街坊,他家是做明器生意,有时还会把在家里做好的明器运送到纸扎店,出门进门难免会遇上对面开着门的情况,对方嫌晦气,不仅找上门闹过,还曾找坊正要把他一家赶出嘉鱼坊,两家算是结了仇。

孟父本不想理她,毕竟男人在外面跟一个妇道人家吵起来难看,但不搭理又担心旁人以为他是嫌孟青回娘家住丢脸才不吭声。他想了想,选择骂回去:“你多久没洗脸了?眼睛被眼屎糊住了?我家姑娘和女婿在嘉鱼坊进进出出,你是没看见?”

吊梢眼的妇人拉下脸,她讥讽道:“我是看见你家那个小尖婆了,她一个出嫁的姑娘,带着个孩子回娘家长住,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被休了。”

“我姑娘能回娘家长住是她命好,我跟她娘高兴她回来,她婆家也不计较。”孟父端着盆走上拱桥,他看河边的人都在看热闹,解释说:“我家纸扎店生意好,人手不够用,我只得把孟青喊回来帮忙。她婆家也没意见,时不时让我女婿过来看她,又是送蛋又是送鸡的。”

“我有一次还遇见你女婿他三弟带东西来看他嫂子和侄儿,杜家人还不错,是一家子和善人。”孟家隔壁的邻居说。

“对,是不错,人家没因为我们是商户就看不起人。”孟父睁眼说瞎话,“你们忙,我回去了,家里还等着吃粽子。”

过了桥,孟父就把河边的争执撂在脑后,回家后压根不提。

孟青和孟春都起了,姐弟俩都跟还没睡醒一样,嘴里嚼着柳枝蹲在檐下发呆。

“粽子买回来了,还是热的,不用再蒸了。”孟父进灶房。

“我再拌一碗腌菜就能吃饭。”

杜黎也挑最后一担水回来了,他听到这话,去把大毛牵回来。

孟母煮了一釜粥,蒸的有鸭蛋和大蒜,又有孟父买回来的粽子,这顿早饭吃得丰盛。没吃完的,孟母用瓦罐给带走,她交代说:“我们晌午不回来吃饭,你们也不用去送饭,你俩想吃点什么就自己做点。晚上宰只鸡,把公鸡宰了,它劲大嗓子亮,打鸣的时候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