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黎喜闻乐见,家里不太平,他能翻个水花,家里要是太平了,他连个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但凡有个意见,老老少少联起手来打压他。

“要我说,你爹娘松松手,漏一笔财让到你跟你大哥手上,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家里的收入都攥在你爹娘手上,一家老小的心思都盯在那笔钱上,一个人多花了,另一个人就不痛快。”

“怎么可能,父母在不异财不分家,律法都是这么规定的。”杜黎下意识说。

孟青暗骂他迂腐,她白他一眼,“我爹娘都健在,孟春还没成亲呢,他攒的就有私财,我爹娘也知道。”

杜黎沉浸在她给的白眼里,他扯个笑,不敢再说话,生怕说错话惹她不高兴。

“你家有六十亩永业田,这六十亩地种的是桑、榆、枣树,你跟你大哥溜边再种上百棵柑橘树,日常你俩打理,卖果子的收入你俩分。”孟青暗戳戳指点他。

杜黎听进去了,但买柑橘树要本钱,他爹娘肯定舍不得给,看孟青的意思,她估计愿意替他掏钱买柑橘树。但他不想用她的钱,更不想他大哥来占他们夫妻俩的便宜。

“我会想想。”他敷衍一句。

望舟突然大叫一声,杜黎和孟青都惊了一跳。

“他咋了?”杜黎问,“尿了?”

是恼了,他要孟青抱,但孟青一直不理他,他发脾气了。

“我来看看。”孟青伸手接过孩子,她指着杜黎跟孩子说:“望舟,这是你爹。”

望舟脸一扭,藏在她怀里贴得紧紧的。

杜黎悟出孩子的意思,他搓搓手,不自在地说:“这么小就知道认人了?挺机灵,机灵好啊。”

“你这次来能住几天吧?你多住几天,孩子就跟你熟了。”孟青想让他留在这儿住些日子,她想给他补补身子,再瘦下去,他但凡病一场能要他半条命。

杜黎望着不肯看他的儿子,说:“行,我住几天。”

“我听孟春说女婿来了?”孟母回来了。

杜黎赶忙去前院,“娘,是我来了。”

“又瘦了,家里忙啊?”孟母在纸马店听孟春叨叨说他姐夫日子过得苦,她回来一见还真是,老头子的衣裳挂在他身上空荡荡的,能当船帆了。

“娘,他这次能留下来住几天,你宰两只鸡给他补补。”孟青跟出来说。

“行,我这就逮鸡,晌午就炖,下午没要紧的事,午饭晚点就晚点。”孟母脚尖一拐,撸起袖子朝鸡圈走去。

杜黎去拦,孟家就养了十只鸡,不知道孟青回来这大半个月有没有杀鸡,再宰下去,下蛋的鸡都没有了。

“不专门为你杀,我们也吃。你这孩子,回自己家了还客气什么?让开让开,鸡肯定是要杀的……”孟母抓到一只鸡,她攥着鸡脖子拎出来,说:“快把圈门关好,别让它们飞出来了。”

杜黎仔细一数,圈里只剩六只鸡了……

孟母晌午宰一只鸡炖了,第二天又抓一只鸡宰了,杜黎连吃两天的鸡,吃得想掉眼泪,第三天说什么都不让宰鸡了,甚至说出再杀鸡他就要回去的话。

鸡是不宰了,孟青自掏腰包去乐桥一带的大市买羊肉,杜黎跟在后面拽她,不停地劝:“天都热了,再吃羊肉上火,别买别买。”

“你瘦得快成竹竿了,吃一头羊都不会上火。”孟青头也不回地说,“店家,割三斤羊肉,要后腿肉。”

“要不买猪肉吧,猪肉便宜……”

孟青扭头递给他一个眼神,他立马不啰嗦了。

羊肉二十五文一斤,三斤七十五文,孟青递钱的时候,杜黎忍不住说:“再添十五文够买一石米了,一石米能吃一个月。”

“再来一斤羊肉。”孟青不惯他。